古语说:“智者不惑”,即是说有智慧的人,可以洞察世间万物。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了,对什么事都明白了,把自己看得更清了,就会把什么都看得平淡了。在做判断时不会左摇右摆了,做人行事更成熟了。
“懂得最有价值的不是他们生活中拥有的东西,而是他们生活里的人。”“懂得把自己和别人攀比是不好的,比上不足比下总是有余。”“懂得富有的人不是他的财产最多,而是他对生活的要求最少。”
那就是神父,有时候我会奇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神父这么一种生活方式的人。更让我想不通的是:我怎么就恰恰是一位神父呢?记得创世纪上有这么一句话:人单独不好。
所有人民聚集在他的脚前,在他们中突出的是“蒙祝福的人”(34节),君王的朋友。但他们是谁呢?在上主眼中这是些如何特别的朋友呢?
在每日生活中,我们都应注意到并且碰触那些有需要的人。教宗说:我们有时看到贫困的悲惨处境,却从前面走过去,好似与我们不相干;一切照旧进行,好似没发生任何事一样。
在家庭中,父母和长者的崇高典范引导子女,帮助他们建立价值观,使他们发展成善良又有责任感的人。然而,家庭的境遇往往削弱我们青年的乐观进取和远大理想。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温良的人是有福的;怜悯人的人是有福的;心里洁净的人是有福的;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这些真福八端始终照耀著我们亲爱的已故弟兄,一如他人生旅途中明亮的星辰。
用精力去追求或享受现世事物的人,得到的报酬最多不过是几十年的享乐;而用精力去争取天国的人,得到的报酬却是永恒的福乐。
为此我一直持反对意见:玛利亚·玛达肋纳也是一位在救恩史上有深远意义的人:她不仅在十字苦路上、也在耶稣进入坟墓以及复活时,在耶稣身边。
我们始终与那些被剥夺了人性尊严的人、被排斥的人、在社会中遭到侵犯的人同在。印度教会为受压制的人代言,激励所有人努力同强奸现象作斗争、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