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接纳这慈悲,我们必须走出虚伪的与世无争,诚心迎接和平与正义。时期一满,天主就派遣了自己的儿子来,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下(迦四4)。教宗从童贞玛利亚应允做天主之母的观点,解释耶稣的圆满时期。
他们在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建立「和谐、交流、和平、团结互助、对话、合作,以及友爱」。教宗最後强调,「各民族和各文化都有获享救恩讯息的权利,这是天主赐予众人的恩典。
教宗表明,在重建和平的过程中,当受害者克胜显而易见的复仇诱惑时,他们就成了修和进程的最可信主角。我们需要有人勇敢地迈出第一步,而不是等待别人这样做。
此外,教宗也为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贡献。这两个亚洲国家分别以佛教徒和穆斯林居多,在政治舞台上都有一位女性,她们是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和孟加拉国总理哈西娜(SheikhHasina)。
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和进程,天主所指的目标始终是同一个:使所有人享有自由与和平的天国”。
这使我想起本年度评出的历史上最受尊崇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牧师,他在1963年发表演说《我有一个梦想》,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
透过种种努力,教宗正在促进我们许多目标的达成,包括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抗气候变化,以及推广和平文化。搭建桥梁是个很美的比喻。我们谈论前述问题时,我期盼我们能增进合作,建设桥梁,为急需的人取得更多成果。」
如果想要维持“富有成效的多边主义”和负责任的粮食系统,“正义、和平、人类大家庭的团结”是极其重要的。
1979年12月8日,该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修女德兰飞抵挪威首都奥斯陆。诺贝尔和平奖评委会主席萨涅斯亲临机场迎接,并高兴地向德兰宣布国王将在典礼宴会上接见她。德兰一震:“宴会?”
“请赐予我们和平的日子”,引领晚祷的赞美诗在圣伯多禄大殿内回荡着。教宗方济各12月31日傍晚主持年终感恩晚祷,36位枢机、22位主教和40位司铎襄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