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她更是“教会最卓越的成员”(《教会宪章》53),是每位信徒——无论男女——在信仰旅途上的完美典范。
为了培养修士的服务与实践,复活节期间,培育团的神父们决定让神学班的修士到堂区帮忙过瞻礼,而我便是其中一位。短短的三天生活已经让我有了深刻的体验,在此我将看到的四个场景分享给大家。
1963年,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
妻子蔡雪英更是热心,每天晚上全家念完经后,她自己还要独自祈祷,她是唱经班的一员,每周五来教堂学习唱歌。
《铎声》月刊于1940年左右,在北京创刊,后因战事停刊,十几年之后,改在新加坡发行,并由在罗马传信乌尔班大学任教的罗光蒙席任主编。
一直到2007年她参加了费济生神父办的一个学习班之后,她的状况才大有转变,她说:当时我怀着一种看看的心态参加了这个班,但当我走进教堂时,十字架深深地感动了我,此时我觉得耶稣就是为我一个人而死的,他牺牲生命的大爱顿时让我感激涕零
2013年复活节后,唱经班的教友们为重病期间的老主教唱圣歌,主教强撑着身体为大家鼓掌与老主教的最后一次话别今年夏天,我去一个教区参加活动,临行之前和老主教道别。
我会义无返顾地为大家服务,像老主教一样,尽全力团结神父们,增强教区神职班的凝聚力。
例如,祈祷、探访病人、老人和冷淡教友,送圣体员、唱经班、乐队、慕道班、接待组、爱心组及各种类型的服务项目。教区和堂区负责人应该多鼓励和扶植各种类型的教友自发组织,引导他们投入福传大军的行列。
到了祭台,当地的唱经班高歌赞美诗,荡气回肠。当唱到“您用这圣水……”4位神父从大水罐向祭台前的一个大缸中倾倒出圣泉之水,“哗……” 这清澈的水声响彻在整个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