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这两条诫命不是耶稣创立的,而是引述申命纪和肋未纪的话语。
耶稣本人就是一个边缘人物,生活在远离罗马帝国的权力中心、远离耶路撒冷的加里肋亚。祂与穷人、病人、附魔的人、罪人、娼妓接触,身边只有为数不多的门徒和妇女在聆听祂,服侍祂。
神父讲道中说明人死亡、复活、永生的道理,要求教友不要做信仰主义者,而是要脚踏实地的去承行主旨,遵守主的诫命,不光注重外表,更要重视内心的改变,要像大德肋撒一样,做好人,做好事,让天主在我的身上,展现天主的能力
感谢天主,阿肋路亚!
我们这里有民政送来的,精神分裂的,偏瘫的,车祸至残的,脑中风,糖尿病,高血压,聋哑瞎,没有一个正常建全的,关心弱势群体是社会的责任,效法德肋撒姆姆,是我们每一个基督徙的义务。
我常常想起那个叫德肋撒的修女,她临终关怀的地方不仅仅在医院,也在有人流浪的地方。那些倒在她怀里去世的人,是带着人世间最后的尊严离开的。她的服侍机构叫穷人之家。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刺桐主教区第三任主教安德肋主教的墓碑和泉州出士的刺桐十字架。林神父说:感谢仁慈的天主,让泉州教会变成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教会。
这种以圣诞树来庆祝圣诞的方式,是百分之百天主教的传统,是圣方济开始的一种庆祝圣诞的方式,是他们意国的各肋焦地方,第一次利用马槽来庆祝了圣诞的大节日。
如音乐会中歌手忘情的高歌,全心投入的爵士演奏;德肋撒修女专注的祈祷,社会工作者无私的奉献;文学创作者,思绪澎湃的激情创作。 若望宗徒曾经在默示录里写过,天主亦多么希望教会的心,不要不冷不热。
弥撒在一首大哉,德肋撒的歌声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