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教会,有大量像杜全忠这样的教会千里马,很渴望接受教会系统的教理培训。他们在教会宣讲的福传力度,不亚于一位神职人员。杜全忠的家在我们上井索,自古有座圣母无染原罪堂。
此外,有90%的美国人祈祷;88%的人相信上帝对他们的爱;78%的人说在过去两年中他们用了‘很多’或‘相当多’的时间来思考与上帝的关系;86%的人说他们希望子女接受宗教培训。”
历局中的其余中方成员则由汤、罗两人施以培训,从事辅助性工作。此种情况可由主持者徐光启的临终遗言得到证实。
培训讲解员,可详略有当地现场解说与导读。另建议教会能编印全套的《天主教简明展览》展板,发行到各教区、堂口,既可举办室内展览,建成固定的福传基地;也可开展小型、机动、灵活的宣传。
,美国玛利诺会中国教会人才培训项目主任培育不是把修士改造成一模一样的,而应在多元中寻求合一———将来神父在堂区是合一的标记。
下方是一个治丧委员会的官网链接,以及老校长的半身像照片:在黑色的背景下,老校长身着深色西服,司祭的白领非常明显,正也应了他所言:我从来没有想成为别的,除了成为司铎;做神父本身是一个伟大且非挣得的恩宠,我希望自己作为一个司铎生活并死去
主任司铎姜神父告诉“信德”说:圣诞节日期原是波斯人、罗马人庆祝太阳神的日子,但我们拿来庆祝耶稣圣诞,同样地,我们今天借用这个社会节日,来肯定妇女们的成绩,因为教会福传事业缺少不了她们,妇女能顶半边天。
乙:关于这一方面,教会《法典》有这样的规定:09451项-按教会准行的习尚,任何司铎举行弥撒或共祭时,均可收献仪,并照一定的意向献弥撒。
这种意识,通过坚持不懈地探索教会共融的「信德与恩宠」团体司铎、度献身生活者、传教员和平信徒传教士们的努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从而使此类「本地化」现像也能够融入到统一模式中,在其内,福音是自由和进步的酵母
姚景星神父对中国教会的两大贡献是司铎圣召培育与文字福传。从1982-1997年,姚神父协助金主教参与了佘山修院的陶成培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