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调需要辨识新角度及可能性,根据现代人关心的议题,重新演绎圣经故事。猜那隆说:「我们还要藉现代传播学的方法,透过在『新文化』中的角色,履行天主教大学的使命,并需不时检讨。」
圣经上说:“播种的是我们,使之成长的却是天主。”
弥撒中,有36位慕道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圣经学习,领受了圣洗,成为基督大家庭中的一员,成为耶稣基督身体的一部分。参与弥撒圣祭的全体教友也都为新领洗者以热烈的掌声表示祝贺。
历史上此一争论的重点不在玛利亚是否蒙召升天,而在她的肉身是否也升天;这争论的基础是灵肉二元说,倘若我们采用另外的(或圣经的)人学观点,则这些争论也许不存在。
但当时致使教会、尤其致使乌尔巴诺八世教宗采取坚硬立场者,乃因为伽利略不接受建议,把自己的研究当作单纯的科学假设来介绍,反而在他所发表的《有关最大体系的对话》一书中,直接邀请教会重新研读他有关圣经的解释”
主的话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是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在圣教会的训导下,虔诚地、认真地阅读默想圣经,聆听基督的圣训,在爱主爱人的道路上,不断圣化自己,为主作证。
他指出,教会传统是所有读经都要取自《圣经》,而讲道内容应以读经为主要基础。他说,讲道不是“展示神学思想、讨论政治、分析社会或要求捐献”的时候。
有时主日因为没有神父也就没有弥撒,虽然有罗建飞,褚文莉两位修女有声有色的讲道、分享,学圣经,读“信德”,但主日没有弥撒总是欠缺。为此笔者写上这篇拙稿,代表余姚堂区的教友们,寄托对沈神父的哀思。
彩色玻璃窗上描绘的是圣人行传,圣经的比喻或故事,叙述的是人类的救恩史。
圣道明为中古时代的西班牙人,教宗说,这位圣人因对圣经的卓越研习而光芒四射。虽然如此,他却在发生饥荒时,不惜将自己宝贵的书籍变卖,来救助灾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