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不会在荒郊野外出生,我们的家庭不需要到处逃亡,我们去圣堂不需要步行,更不需要几天的路程,我们也没有遭受像圣家一样的迫害……同时,我们自领洗后,罪过被赦免了,也充满了恩宠
(以前有专题报道)高玲只老师和她沙沟的妹妹高翠玲老师,也是一对十分有爱心的姐妹,为福传、为圣堂奉献了她们的全部精力,令人敬慕。她们都是主动自觉的去搞,没有人督促,全是为了爱。
走进教堂,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座年轻且富有朝气的圣堂里参与弥撒的教友座无虚席。早祷诵经之后,两位神父开始了主日弥撒。
首先,每次我们参与弥撒时,最好提前几分钟赶到圣堂或祭台前有收心的时间。在念或唱进堂咏时,我们要起立欢迎主礼,同时我们要收敛心神。在向祭台献香时,我们也要向天主耶稣献上我们的祈祷和敬礼。
圣堂内侧供奉着一尊圣母无玷圣心塑像,兰神父不但自己每日在圣像前赞美、感谢圣母,而且常常以亲身的经历教导教友们热心恭敬圣母、依靠圣母,做圣母的好儿女。
他在生活上从不讲究,十分简朴,可是在接济别人上,他却把自己当成是富人,慷慨大方———对修生的接济,对盖圣堂的捐献,对有困难人士的帮助,对穷人的周济从不嫌多,他常说:“我有何功德,衣食无忧!
接下来几天,余神父一直陪着我们朝圣、拜圣堂和参观游览。
当日下午,宾主100多人在圣堂召开了福传交流会,武安堂区的多位会长、传道员在交流中作了精彩分享。
第三次到大屿山是1999年5月,我与琬儿一同前往,神父带领我俩参观会士墓园,该园在圣堂外侧空地处,辟划为四行墓地,自左至右成列,每列四圹。
在当代基督徒中有一种错误的做基督徒标准:以为能主日到圣堂参与弥撒,甚至参加各种培育,能每天祈祷并恭读圣经等就已经是满全了责任的好基督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