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上的受难在死亡中结束。死亡让位给复活。十字架的奥秘里信与无信是自由的。存在规划着日子,人们满足于跟从习惯。但越过和上帝之间的严寒,四月献上绿的祭品和明净的色彩让人感觉上帝的存在而不仅是聆听。
教宗方济各在颂念三钟经活动中强调,上主邀请我们躲避那更看重形式而非实质的危险,而应对最需要帮助的人行爱德。他也提到在斯洛伐克册封为真福的贞女和殉道者安娜·科莱萨罗娃。
我曾欣赏徐志摩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是诗人一种超脱的境界;我也曾欣赏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默默无闻而羞耻,我把自己的生命,都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
十字架之路,光之路。在耶稣的痛苦与死亡中,人类重生了!他的殉命带来了对永恒生命的确信。
信仰的心灵中只有纯净的灵魂,才能达到一个纯粹的精神高度,才会获得坚实的生命基石。在世间有太多的人采取盲目的信仰,将信仰置于一个游戏的境地。世上有多少人持有这样一种信仰呢?
我带来圣宠,它将触动你的心灵,转变你的生命。我来,带着平安使你的灵魂心如止水。我认识你,从内到外,彻头彻尾。我了解你并知晓你的一切,连你的每根头发我已一一数过。你生活中的每件事对我都意义非凡。
其中有一个全身瘫痪的人趴在地上,残破的衣服中露出了光滑而又青紫的断肢,忧郁的眼睛注视着行色匆匆的人们。旁边破旧的白瓷缸里已有一些零钱,很多人只是好奇地瞥上一眼便匆匆走过。
教宗6月2日主持公开接见活动(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6月2日周三公开接见活动的要理讲授中,历数了《路加福音》中耶稣为门徒们祈祷的内容,继续深入讲解“祈祷”的主题。
复活节是整个教会礼仪年的中心和高峰,无论是斋期的开始,还是复活节后的耶稣升天、圣神降临等庆节,都是以复活节为准往前或往后推算出来的,所以它们和复活节一样,都是一种“变动”的节日。
这是保定总堂普普通通的一天。早上8点弥撒。弥撒中本堂高神父不忘记要求大家唱圣歌、学圣经、做好事。9点多弥撒结束,几位教友找神父谈心,一直到11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