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清晨弥撒的讲道中表示:教会的喜悦在于自己是一位母亲,走出去,寻找亡羊。教会如果悲伤、自我封闭,如果不做母亲,即使有一张完美的组织架构图,她也一无是处。
这是教宗方济各12月1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强调的思想。教宗着重于耶稣降生,那使万物更新的新创造。当天的弥撒读经和福音叙述了三松和洗者若翰的奇妙诞生,两位女人从不孕成为有生育能力的人。
在近人的比喻中,耶稣以司祭、肋未人和慈善的撒玛黎雅人为例,明确地指出了善尽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紧急援助义务甚至比完成宗教义务——安息日礼拜与祭献还要重要。
埃尔西修女是「上主之城」贫民窟的天使,当地人称她为「贫民窟的德肋撒修女」,她在里约最贫穷的地区服务。直到两年以前,警方都还禁止人进入这个贫穷又遭边缘化的地区。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12月1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表示:谦逊是‘多产’的必要条件。
教宗说:慈悲禧年激励我们敞开大门,要求我们牢记真福保禄六世教宗在结束梵二大公会议时提倡的慈善撒玛黎雅人的精神。今天跨越圣门正是要求我们努力做慈善的撒玛黎雅人。
教宗方济各10月1日主持开启特殊传教月晚祷(VaticanMedia)10月1日是圣女小德肋撒的纪念日,我们亲切地称她为“小花”。
圣道礼仪选自《圣保禄致厄弗所人书》、《圣咏》第34篇,以及《若望福音》中记述撒玛黎雅妇人与耶稣相遇的章节。
相信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做更大更多更好的善事,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却很难遇到做大好事的环境和机会,因此也就应当调整思维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就像被誉为穷人之母的印度德肋撒修女所说的那样,怀大爱,做小事
群众所领受的第三个恩宠是分辨之恩:因此,他们能认出耶稣「教训他们正像有权威的人」(参阅:玛七28-29、路五26);他们承认耶稣能触动他们的心,拥有驱赶魔鬼的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