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恒久的忍耐和慈善,爱是无私奉献,爱是不自夸、不嫉妒,不做对不起良心的事……凡事包容,凡事讲成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对于教友来说,这段歌词大家并不陌生,而且很多教友也都会唱。
国际明爱会于前天5月22日在罗马召开第19届大会,主题是人类唯一家庭—消除贫穷。本次会议恰逢国际明爱会成立60周年。
张大娘宽慰她说:“孝敬老人是我们做儿女的义务,我是天主的女儿,不能以怨报怨,只能以爱报怨!”张大娘的孝心不仅感动了自己的婆婆和丈夫,也为自己的儿女做了榜样。
所有经过‘慈悲之门’进来的人,都要经验天主的爱;天主要施以安慰、宽仁,并注入希望。(《慈悲诏书》3)经验天主的爱需要我们反被动为主动。
主日来源于古代希腊及罗马的“太阳日”,在这一天是敬拜太阳神的日子。今天的主日为基督徒来说是天主的日子,在这一天要特别敬拜天主。敬拜天主是受造物的责任,这种七日一循环的敬拜,早已植根于信友心灵深处了。
在大门两边刻着一副十分醒目的对联钦主爱人真福本,除私遏欲陟天梯,横批正道惟一。房顶上的大十字架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相当厚重,时刻提醒人们,对真理应当一如既往勇敢地持守和捍卫,不分种族,不分信仰地去爱。
对此,人们众说纷纭,他都全然不顾,为了持守信仰,爷爷也受到了“特殊的待遇”……多次受严刑拷打,甚至几次昏迷不省,身上多处留下不灭的疤痕。于此,却从未抱怨,反而更加喜乐,最后,他们只好放了他。
“论及人应当时常祈祷,不要灰心……”(路18:1-8)可怜的母亲在祈祷中,时而抱着女儿哭求主怜,时而跪倒在祭台下向天父哭诉,她用心灵用全部的精力哀祷哭求说:阿爸父呀,我知道您是爱您的孩子们的,阿爸父呀,
教宗本笃十六世的首道通谕“天主是爱”通谕于25日发表后,引起各界热烈的响应。
负责募捐工作的许玉山教友告诉记者:“这些爱心衣物虽然远远不能满足灾区人民的需要,可它代表的是大庄镇许家的近千名教友的心,我们因爱相聚在一起,爱能使我们坚强,爱能使我们战胜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