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表示:「这几十年举行了许许多多的列真福品和列圣品礼仪,这意味著圣人绝非遥不可及的人物;相反地,他们与我们同在,能在生活旅程中给予我们支持。
另一方面是思想的终点:分辨有其发展历程,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明白什么对我们有益,而非抽象和笼统地认识到这点。于是,教宗说道:“人在分辨以前拥有一段经历、一段必须认识的经历,因为分辨不是一种神谕或宿命。”
避静的最后一天,在余神父的亲自带领下,我们朝拜了基督圣体,谦逊的向天主忏悔。教友们受益甚深,互相握手、拥抱,把祝福和天主的爱传递给众多的兄弟姐妹。
今年3月份圣伯多禄大殿内举行忏悔礼仪时,我们看到教宗方济各跪在他的听告解司铎前办告解的景象。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个图像。教宗常说:我是个罪人。每个罪人都需要得到净化,与上主的慈悲相遇。
人们不是敬神,而是贿赂神:但求诸神保佑自己平安,哪怕做了亏心事,作了恶,也不忏悔,不改过,只求自己能在邪恶之路上平安无事。这真是与宗教精神背离得太远了。
巴尔多禄茂一世在贺函中表示:天主圣言在内心挣扎、感化人、使人忏悔的道路上确实起到关键作用。他举出诗人叙述的埃及沙漠一例说:水的性质柔软湿润,石头则坚硬。
我们忏悔,我们痛哭,好似孤儿回到慈母温柔的怀抱,悔恨的泪,激动的泪,内心无法控制地向主哭诉!晚上十点钟左右,我们由鼓浪屿又回到了玫瑰山庄,因为这里有日夜显供的耶稣圣体,供人朝拜的“爱庐”。
忏悔词及天主经主礼:现在请大家跪下,真心痛悔所犯罪过,凡愿意领受集体赦罪的教友,更要立志改过,并祈求上主的垂怜。
慈悲是教宗方济各训导的重点,他不厌其烦地向世界重复,天主是富於慈悲的父亲,乐於宽恕每个以忏悔和谦卑之心回头的子女。
神父、教友为他与同房的老人祈祷,老人十分感动,并忏悔自己以往的过犯,神父给予他安慰和鼓励,教友们还叮嘱他如何能早日康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