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福传不受时间地点约束随时随地为基督作见证,如申秀林在医院伺候其儿子时,利用空闲时间对同一病房的病友多次福传,逐步使他对天主教有了兴趣。
人的容貌是天生的无可厚非的;同时人的模样也是会随着年龄变化的。但作为心灵却无影无形,无时无刻,无处不存,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关照着我们。不论白天还是黑夜,人生是喜还是悲,生活是苦还是乐,他都永远存在。
趁热打铁,南充天主堂炼灵会的两个修女和两个教友也随后两次专程去看望曹大伯,其关爱曹大伯的感人场景,自不在话下。又过了两天,陈神父和另外一位修士又两次去看望了曹大伯。
为了更好地福传,郝修女还学习了简单的藏语,修女讲了一个见证.:藏区有位老妈妈,丈夫是位教师,两个儿子都是跛子,女儿是哑吧,但全家人却没有一丝抱怨,且非常热心。
教宗重申,“教会旨在用宣讲爱的福音改变世界,这爱的福音‘会不断的照亮黑暗的世界,给予我们生活和行动的力量。……这样将天主的光带给世界’(《天主是爱DeusCaritasEst》39)。
教友之间有共同语言,志同道合,共同生活在教会爱的大家庭中,每一位教友都成了我们的良朋密友,大家互相鼓励,共同分享见证天主的大爱。彼此相亲相爱,以诚相待,人人良善心谦,无须相互防范。
李主教也深深感慨,主教府的奠基是教区的一件大事,也是天主教江西教区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我相信借着主教府建设工程,我们会得到天主更多的祝福,使我们修德成圣,将教会建设成为造福社会、为基督做美好见证、充满爱的家园
教宗勉励信友们,要在圣保禄的引领下迈出“新的一步”,扪心自问:“若我们在祈祷中与被钉十字架的耶稣相遇,会发生什么?”教宗回答说,耶稣在十字架上“交付了灵魂”(参阅:若十九30),奉献的是祂自己的生命。
回顾梵二大公会议《神圣公会议》(SacrosanctumConcilium)礼仪宪章的重要性,它使教会重新发现礼仪在神学上的理解,教宗表示:“我希望庆祝基督信仰及其在教会生活中必然结果的美好不要被对其价值肤浅和简化的理解所破坏
诸位教宗的认可教宗方济各透过几位前任的举动,重温小德肋撒见证的卓越价值得到认可的各个阶段:首先是良十三世教宗,他允许圣女15岁时进入修院;接着是庇护十一世教宗,他于1925年将小德肋撒封圣,两年后的1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