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应对种种紧急危难以外,还需要「在文化和教育层面采取行动,把团结、关怀和接纳的态度传授给后代子孙,深知生命的文化不是基督徒独享的遗产,更属于每个建设友爱关系的人,他们承认每个人的自身价值,即使人处于脆弱和痛苦时刻
主耶稣「从不指责任何人,却向众人,包括钉死祂的人,张开双臂;祂没有以自己的光荣来击溃我们,却为我们赤身露体;祂对我们的爱不是空口白话,却为我们默默地献出生命」。
要说希望、安慰、鼓励的话,要祝福人而不是诅咒人。」那么,静默对祈祷有何价值呢?安泰努奇修士说,「静默为我们的祈祷作准备,静默成了天主圣言的母怀。玛利亚是静默的贞女,因为她在心中为主的诞生作了准备。
这样,「你便能穿过这个危机,而不是回避它、逃离它。」那么,是否能从逾越奥迹的角度来重新解读患上此病的经验呢?
我们深受打击,想让人们了解穆斯林团体不是那样的,也不与袭击者狼狈为奸,此外,我们还想对佛教和基督教兄弟表达爱、尊重和慷慨。
它不是麻醉药,而是亲近人心的真实安慰,为我们开启希望之门」。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参阅:若十五12-17)这就是不求回报的无偿性。教宗最后祈祷说:「让我们祈求上主助祐我们分辨符合福音精神的无偿性的果实,以及不合乎福音劝谕的僵硬态度的果实。
当有代表问及是否可以在梵蒂冈开设一个“拉匝禄”之家时,教宗说,事实上,缺少的不是空间,而是少了“教宗的勇气”。教宗向在场的与会者保证会为此祈祷。
这位神长阐明:「教理讲授不是为了领圣事而创造的。教理讲授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生命的奥秘融入了基督的奥秘内,然后我们每个人发挥一己所长,为基督徒团体、为教会服务,好能宣扬上主,使人人都认识祂。」
相反地,以宗教信仰为起点,我们可以成为和平的缔造者,而不是漠视战争和仇恨的懒惰观众。宗教为和平与友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