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公教进行会发公告强调说:陪伴、引领和支持公教进行会各方面工作的神父的临在,是公教进行会的历史和生活的一部分。
大家还高举教宗方济各像和耶稣圣像,教区副主教佩鲁马纳神父身着隆重礼仪服饰乘敞蓬车在前方带领游行队伍。许多周围地区,甚至其它城市的教友纷纷远道赶来参加了烛光游行。
因当地教友不多,好几个村子都没有圣堂,神父送弥撒、行圣事都在教友家中举行。这之前我在教区工作,有自己的会院,当胃病发作时可以及时治疗,现在要住到教友家中了,怎么办?我很是发愁。
我也经常办告解,神父多次给予严厉的批评,可我就是恶习难改。为了改掉自己的毛病,我就一再地求天主,并立誓彻底改变自己,不给天主抹黑,不给教会丢脸。
我们家是老教友家庭,而且我的伯父是神父,远房的姑母是修女。在那个教会遭到迫害的年代,伯父为信仰而致命。
虽只是两盘水果献礼,今天看来,被众教友认同,名正言顺;但别忘了,中国教史上历时三百年的“礼仪之争”就缘此而起。
一、拥抱痛苦悲哀与喜乐在我们的社会里是被分开的。一般人认为:你在高兴时,是不会悲哀的,在悲哀时是不可能高兴的。大家都尽量想避开悲哀与痛苦,因为它们和我们想要的喜乐相反。
回顾过去,往往会发现,过去的痛苦反而让自己收获了更多,成长的更大;品味生活,会深深意识到弥撒中神父的那句话我们时时处处感谢你,实在是理所当然的,并能使人得救是多么美!
你们被当作一项负担、难题和代价,但你们却是一件礼物。你们是我们宽仁又慈悲的天主的见证,祂能使你们所蒙受的灾难和不公变成众人的益处。」
我曾经听到神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男孩正在向天主诉说他的愿望:我希望得到一位性情温和、高挑美丽的妻子,希望有一座带后花园的别墅小楼,希望有三个能够成为名人的儿子,还希望有一辆豪华的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