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诺厄时代,天降大雨,40天后,雨过天晴;梅瑟带领以色列子民离开埃及,在旷野流浪40年后,进入天主所预许的福地;耶稣在旷野中守斋、受魔诱,40天后,天使亲自来服侍他;耶稣复活,40天后升天,坐在天主的右边
教宗说,耶稣的父母为了保全他们孩子的性命也必须逃亡埃及。教宗这样说:天主的圣子默西亚曾是难民。教会本身一直以来经历了移民的经验。
您多次写到,教宗的这些旅行,例如最近的埃及之行,具有治疗的价值。请您谈谈其中的意义。答:教宗喜欢探讨原本的现实,这些现实通常都是悲剧。
其时那地方起了饥荒,亚巴郎遂下到埃及。在上主赐给的土地上,面对饥荒,亚巴郎试图用人的办法去解决、应对,于是擅作主张,跑了,跑往埃及躲避饥荒。
亚历山大教父奥力振(Origen185—254C.D.),曾被推崇为初期教会最早期的圣经学者,他认为人既然有灵、魂、体三部分(得前5:23),圣经也有字义、道德、属灵三方面的含义。
约纳堂(玛加伯兄弟之一)曾被亚历山大王封为一等朋友,是为最高的荣衔(加上10:65)。
玛27:32);路加福音同样记载:他们把耶稣带走的时候,就抓住了一个从田间来的基肋乃人西满,把十字架放在他肩上,叫他在耶稣后面背着(路23:26);马尔谷福音中记载得更为详细:有一个基肋乃人西满,是亚历山大和鲁富的父亲
此后,王静斋阿洪于民国10年留学埃及,攻习各种回教法典,于是这场文化运动开始有了学术研究的气氛。1925年,唐柯三先生和马松亭阿洪创办成达师范于济南,又把这种文化和边疆问题连在一起。
法郎所指之若瑟为雅各伯的儿子,他因为受兄弟嫉妒而被卖作奴隶(参阅:创37:11-28),根据圣经纪载,他后来成了埃及的总督。
像古圣若瑟,他少时被卖为奴,却骤然兴起,变成了埃及一名具有影响力的领导人;还有梅瑟,一个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严重障碍的人却挑战了埃及强有力的法郎,将他的人民从束缚中引领出来;还有达味,一个单纯的牧羊人竟一跃成了以色列最有权势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