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讲道内容是福音记载有关耶稣在约旦河接受若翰洗礼的事迹。教宗说,耶稣在约旦河接受若翰的洗礼,他以这个行动强调了以色列在等待默西亚的来到。
我们越是诵读、默想《福音》中耶稣怜悯受苦者的事迹,我们就越加了解“上主的怜悯并非偶发行为,时有时无,而是从不间断”。因此,怜悯是耶稣的心态,是天主慈悲的体现。接著,教宗举出耶稣怜悯受苦者的具体实例。
教宗与移民和难民在一起教宗方济各1月22日上午在保禄六世大厅主持周三公开接见活动,配合基督徒合一祈祷周的主题,在要理讲授中再次省思保禄宗徒在马耳他岛附近虽遇船难却绝对信靠基督,以及受到岛上居民热情款待的事迹
梅瑟恳求天主不要发怒消灭以色列子民(参阅:出卅二7-14),这个事迹令人明白,「唯有在祈祷中,在与上主面对面相遇时,才能真正认出」罪,理解「罪的严重性」。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宛如福音事迹的预言:《智慧篇》描述恶人打算如何陷害义人;《若望福音》记载犹太人图谋杀害耶稣(参阅:智二1、12-22;若七1-2、10、25-30)。
亚西西的圣方济各拥抱麻风病人的事迹,改变了他的历史和人类历史的进程,这也有助于正在准备此次会议的我们有更清楚的省思。
福音给我们讲述了耶稣“治愈那些患有热症、麻风病及瘫痪者”的事迹,祂使瞎子重新看见,使聋哑人开口说话。教宗说,耶稣治好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残疾,也是整个人。
在圣人和圣女中有各式各样无数的恩典和具体的事迹:他们不尽相同,每个人有自己的性格,各自度自己的圣德生活。我们每个人也能走这条道路,即温良。我们应温良,走成圣的道路。”
位于首尔龙山区二村洞的沙南基殉道者朝圣地承载着这位圣人殉道的事迹。他现在是韩国司铎的主保。
巴希尔列圣品案申请人、慈幼会士卡梅罗尼(PierluigiCameroni)神父接受本新闻网采访,讲述了巴希尔的事迹。他说,“巴希尔是一名巴基斯坦青年、天主教徒,属于拉合尔尤哈纳巴德区基督徒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