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前3:15)应该养成常常祈祷的习惯、不要让祈祷成为机械式的、不要让祈祷成为我们基督徒的负担!作为基督徒,我们该过喜乐的祈祷生活,并将福音实践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多少年了这些已经形成家庭的习惯,日复一日,铁打的纪律,任何人不能违犯。也只有这样,公教家庭的信仰才能逐步提升。我父母就是这样教育我们的,现在已传承五代人了。所以说,福传的责任,首先归于家庭。
这些变化似乎不仅使我们在生活现况中的表达和献身方式、我们的习惯和态度受到质疑,在许多情况中也使修道生活在今日世界中是否可行提出了疑问。这些快速的变化也能使各种选择和见解无法再发挥作用。
在11月2日的追思已亡节,她们都会有到访墓地祈祷这个传统习惯。每一年,她们亦会随着家人到一个名叫「则济利亚姨姨」(AuntCecilia)的坟前,但她们当时并不知道这位「姨姨」其实就是自己的生母。
天主不愿意我们受困于外在事物、日常习惯,在意义重大的选择前无所作为。天主不希望我们在生活中甘心认命,压抑心中渴望改变生活的悸动,认为「一切都不值得奋斗」。
此宣报词的习惯可以追溯到第四世纪。2001年1月6日上午,在结束两千禧年的主显节弥撒中,就更为隆重宣报了2001年复活节和礼仪年中其他节日的日期。2002年新版《罗马弥撒经书》开列了此宣报词经文。
法国的宫廷贵族们热衷于收藏中国瓷器,而路易十四本人更是习惯使用按中国式样制造的家具。在1667年凡尔赛宫举行的一次舞会上,路易十四甚至将自己打扮得像一个中国人。
但原因就是缺少感恩、报爱的心,流于习惯传统。更缺少真情实爱!会念的经文不少,道理听得也很多。但自己进步不大,也无心去给人分享。只是念经成了工作任务,道理成了理论知识。自己没有彻悟领会,如同吃饭不消化。
原来是一位受难的阿姨过生日,大家专门搞了一个简单的庆祝,当地人的习惯是过生日当天必须吃鱼,因为有头有尾——吉利。忽然间我明白了,此刻在灾区“吉利”是一种多么可贵的东西。
教宗本笃十六世12月21日上午,按照往年习惯,在宗座大楼圣克莱孟大厅接见圣座各部会机构首长人员,彼此互祝耶稣圣诞节年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