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引用圣若望保禄二世的《富於仁慈的天主》通谕说:耶稣启示给我们,爱活在我们所居住的世界里,这是一种实际有效的爱。这爱是对人说的,凡构成人性的一切成份,都成为爱的对象。
本笃十六世以他的《在希望中得救》通谕,尤其深刻论述了有关永生和希望的思想。末世论的主题极其重要,它帮助我们省思我们生命和历史的意义,使我们不封闭在一种物质主义或完全世俗的思想内。
他引用了《愿祢受赞颂》通谕,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莱天主教主教团主席告诉信徒:天主的话清楚地提醒我们,我们应负责任的,以管理的身份去照顾其他的创造物,而不是作为持有者。
就像本笃十六世在他的通谕中强调的一样,天主的爱赐予了我们的工作特殊的性质。
(《天主是爱》通谕,31号)」
这场国际会议纪念《愿祢受赞颂》通谕颁布三周年教宗在讲话中指明,今年12月将在波兰的气候峰会能成为一个「里程碑」,这个进程的起点正是2015年的巴黎气候协议。
他提起他的“天主是爱”通谕,重申:爱近人是一个不可旁贷的责任,国家与政治即使有福利制度,也不能代替爱。教宗说,爱近人,需要个人的自愿投入。
正如圣保禄六世所教导的,真正的发展不能仅限于经济增长,也应有助于提升“每个人和整个人类”(《民族发展》通谕14号)。这意味著发展比“平衡预算、改善基础设施或提供更多种类的消费品”更加重要。
此外,不应忽视这样的危险,即“将科学进展视为了解生命、社会和世界某一方面的唯一途径”(《众位弟兄》通谕,204号)。教宗强调,由于疫情大流行,也有必要在科学与社会之间建立新的关系。
教宗引用他的《天主是爱》通谕结束他对柬埔寨和老挝两国的主教的讲话说:“重要的是教会的爱德机构要保持它的光辉本质,不能成为一般性的社会服务组织,否则将失掉意义,与一般的社会服务事业没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