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耶稣的肋膀立刻流出血和水,象征天主对人类慈悲的爱。这个爱,教宗本笃十六世经常强调说是非常具体的,因为天主降生为人。
教宗指出:天主在我们生命中的临在绝不会使我们安於现状,天主总是推动我们行走。几时天主来看望我们,总是把我们拉出家门。於是,受访化为探访,遇见化为会晤,被爱化为去爱。
教会的使命在於「展现我们所领受的恩宠和美善」,也就是让世人看到天主世代以来「透过人类」在我们身上施展的作为。
教宗在接见活动中表明隐修院是精神上的绿洲,从中世界能不断汲取天主的慈悲。教宗表示,今日世界越来越明显地需要慈悲。
教宗表示,「婚姻是天主所造的最美事物。圣经告诉我们,天主『按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造了男人和女人』。换句话说,夫妻二人成为一体是天主的肖像」。
把这些完全带到耶稣的台前,在宁静中、在祈祷中,靠着圣神的引领,聆听天主的圣言,让我们能完全属于基督,并把肉身和私欲偏情同耶稣一起钉在十字架上;体验在他内的平安,才是最大的平安。
教宗在慈悲禧年之际呼吁各宗教代表发扬慈悲的精神,关怀弱势群体,在友好对话中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绝不以天主之名为暴力辩护。今天是友爱的时代,是各宗教相遇和对话却不混合的时代,从而更好地相互认识与理解。
教宗强调,天主以祂的慈悲在我们内行了奇事,我们也要把慈悲施於他人。我们要警惕在告解亭窃取一种假宽恕的伪善。宽恕是一项难以理解的奥迹。
「眷顾」一词在救恩史中「很重要」,因为「天主救赎的每次解放、每个行动都是眷顾」。「上主在眷顾我们时,赐予我们喜乐;也就是说,祂引领我们进入受安慰的状态。
在圣经里面还有一句,上主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内吹了一口生气,人就成了一个有灵的生物。(创2:7)人是低贱的,来自灰土;人又是高贵的,天主的气息运行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