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9对夫妇中既有刚过而立之年的青年,也有年过八旬的老人。他们几乎都是近十几年内领洗的新教友。这次婚礼,对于他们来说尽管是迟到的,但他们从中得到的恩惠却是及时的,甚至是永远的。
兰州的风俗,老人去世后,后辈们排成队伍拉棺材送葬,俗称“拉纤”。三姨葬礼上的拉纤队伍很长很长,许多人我都不认识。天主确实“提拔了弱小卑微”。发生在三姨身上的奇迹,又何止这一件。
河西区小组的黄学民大爷家住黑牛城道,他已经是76岁高龄的老人了,但他还骑着电动三轮车背跨书包,每周1-2次给三户老教友送圣体,并按时为他们请神父“满四规”,让老人们足不出户高兴妥当的过复活节。
张秀英老人原有一身病,生活不能自理,领洗进教后现在可以站起来了,是天主赐予他的恩典。孟润花教友学习圣妇莫尼加的榜样,为了教育孩子,跟随孩子生活、祈祷、教育,使他们的信仰得以保持。
有位双目失明的老人乐呵呵地告诉路人:是一些自称为基督徒的人做的。那大门上贴着圣号标志的家庭啊,今天为什么这么开心?原来儿女把父母接到了家里,像过节一样张罗着饭菜。那本来有些矛盾的妯娌也已经和好了。
以她为头的一个领导班子,都是实干家,如郭芝桂、王宏、王焕兰等,他们出力最大,力气的活儿他们都抢先争干,如我们到小修院给修生们包饺子,他们都抢先买好菜、肉等,拣好、洗好、切好。
犹记起,隐修士及隐修女都需要发“固定愿”或“恒居愿”(vowofstability),即:一旦他们被派遣到特定的修院,便必须终生留在那里。
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邰齐台利神父(Desideri,近译德希德理)进入西藏传教,直到1729年才离去,时间长达13年。他的四卷本的《西藏纪事》使他成为第一位而且是第一流的西藏专家。
这位研究员说,现时大部分文献都忽略了德兰修女18岁离家前的生活。德兰修女18岁进入万福圣母会,一般称她们为罗勒托修女。
教宗通谕的第一部分谈的是:爱在创造和救恩史中的一致;第二部分则谈论:爱德,教会作为爱的团体对爱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