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教会重新强调死而复活的基督,也亲临“圣言的宣读”、“教会团体的祈祷”、“圣职的服务”,以及“穷人”身上,虽然最卓越的亲临是在“圣体圣事”内的“实体临在”。
基督徒为活出新生命,已在圣事的方式下与基督同死;同时,如果我们在基督的恩宠内死亡,完成与基督同死,则我们在基督救赎行动中完全与他合为一体。
2001年7月的一天,他邀请朋友在香港九龙旺角一家酒吧聚会时,正值酒酣之时,来了三个彪形大汉,在酒店内四处一扫,似乎在找什么人?而后,他们去而复返,挥舞着棍子,径直奔向他,劈头盖脸地一阵乱打。
她们的会祖圣女泰弗内(ClaudineThévenet)亲身体验了法国大革命的恐怖,并于1818年在里昂创立了该修会。
两种人都在教会内,都一起参加主日弥撒,赞颂上主,都称作基督徒。那么,他们的差异在哪里?教宗首先谈到第二种基督徒:行事为人像是基督十字架的敌人!
教宗从《若望一书》关於存留在天主内的教导,逐步发挥他的弥撒讲道。教宗表示,存留在天主内是基督徒的生命气息和生活态度。基督徒是存留在那赐予圣神的天主内并接受天主引领的人。
文件指出,教会主张在墓地、教堂内或相关场所埋葬亡者的遗体,藉此保持生者与亡者共融的基督信仰传统。因此,教会不赞成隐瞒死亡事件或把死亡当作私人的事;教会也反对那种避而不谈基督信仰对死亡的意义的倾向。
这份文件在基督信徒大公合一运动上尤其显得重要,因为它特别澄清一个问题,那就是:基督所创立的教会继续存在于今日由教宗和与教宗共融的主教们所领导的教会内。
教宗方济各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宣布,进入罗马城的大街小巷,回荡在一个又一个的广场上,传入天主子民的耳内和心中。这宣布告诉人,成圣是可能的,成圣是必要的,成圣使教会继续在历史中行走,见证基督复活的喜乐。
首先致命的圣斯德望紧随耶稣足迹,同样也用超越凡俗的爱与宽恕为那些用石头砸自己的人大声向天主呼求饶赦说:主,请你不要向他们算这罪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