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一生岁月里,幸福与慈爱常随不离;我将住在上主的殿里,直至悠远的时日”。(咏23)我相信大家对圣咏二十三篇还一定很熟悉。这是一幅描述上主雅威善牧的清晰图像,而教会的牧羊人就该那样牧放他的羊群。
这些惊喜与教会运动的最初召叫和基本神恩步调一致。关于第二个支柱:尊重每个人的自由,教宗说,这是接纳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方式。今天的人难以作出自己的选择,喜欢让别人代他作生命中的重大决定。
教宗首先谈到慈悲禧年与教会的关系,他说:教会需要这非凡时机。我并没说:这非凡时机对教会有益。不,不是的!我说的是:教会需要这非凡时机。教会必须让人看到天主的临在和关怀,这是她在当今时代的特殊使命。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谈到禧年的意义,指出《圣经》中的禧年是重归平等与团结相助的时期。他呼吁慷慨解囊,不要放高利贷,因为那是在天主面前被控诉的罪行。
作家冯骥才在他的随笔《东方与西方》中说,在很多西方国家,海鸥、鸽子、麻雀甚至松鼠等小动物是不怕人的,在热闹的城市中,它们时不时会飞落或爬到人身上与人套近乎;而人们似乎并不讨厌,反而会将特意带着的面包屑、
野鹰或鼠狼来袭,它会奋不顾身地与它们抗争。抱窝鸡是辛苦的,它那无私、慈爱的形象不由得使我们想起圣经上耶稣的话: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你常残杀先知,用石头砸死那些派遣到你这里来的人。
教宗方济各7月7日在梵蒂冈工厂区的一间厂房内与工人们举行弥撒时如此表示。当天的福音记述,耶稣召叫税吏玛窦跟随祂。玛窦是犹太人,却与罗马统治者合作向同胞收税,并将部分税收据为己有。
2008年11月1日“信德”刊登了邱天佑的《领圣体要妥善》一文,我非常认同他的说法,每次参与弥撒我也都会亲眼目睹这一切,主要是教友们完全不懂教会道理,才酿成今日的局面。
此前,修女们进行了为期3天的避静神工,大家一致认为,这次避静受益匪浅,通过学习与基督相遇的神操方式的带领,姊妹们认真反省了自己的修道圣召,同时,仔细分辨了修会的神恩。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4月7日主日下午访问了罗马圣儒略堂区,除了探望堂区团体以外,还在弥撒中为新修建的圣堂举行了奉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