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怀着和平共处与对话交谈的精神﹐黎巴嫩首都在教宗到访前夕﹐为向教宗表示欢迎﹐举行了一场守夜祈祷礼﹐参加的人有基督徒青年﹐也有穆斯林。他们在强调宗教对话与彼此尊重中团结在一起。
多年来,会理教会在推动教会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传递爱心,坚持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福音精神,积极投身社会慈善和公益事业,开展扶贫助教、支援灾区等公益活动,传播希望、传播真情,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舍诺教授愿意更注重梵二大公会议的精神多过大公会议文献的词句,来诠释梵二大公会议的计划与成就。
我们看到一些地方教会,深受现代商业社会的影响,把教会搞成营利的场所,世俗气派十足,福传的方式已趋于商业化,使一些教友看不下去,特别让一些贫穷的教友望洋兴叹,敬而远之,丧失了基督的精神,让人痛心疾首。
在这方面﹐堂区能发挥极大作用﹐不只作为精神服务的中心﹐更能成为「网络」﹐使所有团体和教友组织都深觉自己真的是基督的使徒。 事实上﹐挑战就在于如何使世界了解﹐基督信仰并不与人类理性矛盾。
他说:「正如最近在罗马举行的世界主教会议以新福传为主题,就是要我们更新传福音的精神。」
教宗的人文与基督徒智慧是令人敬重的﹐他以信仰内的自由精神在天主面前生活﹐了解自己的责任和力量﹐并借着宣布引退﹐为大家指出一个任务革新与希望的前景。
另外还有一位爱运动的71岁的老教友全程参加,她的精神使我们这些年轻人都十分钦佩。在这一路上,我们并没有像以往活动那样放纵地欢歌笑语,而是在这四旬期里尽量多保持些静默。
他的教导核心包含宣认对耶稣基督的信仰之必要性﹐接受救恩与爱的泉源——十字架﹐尤其是为更贫穷、孤单和患病的人奉献自己﹐成为受造界和每一个人的守护者﹐以克服差异的温柔与良善去守护﹐创造共融与谦虚接纳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教友在面对此等困难之境时,依然活出了基督徒喜乐的精神。一位修女教一个一岁多的孩子跳舞,缓解了村民们因地震带来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