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时只有少数梵蒂冈官员愿意直接应对这些问题,其一是宗座社会传播委员会主席高路狄·切利(ClaudioCelli)总主教。
换句话说,天主将要求我们为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作个交代(参阅:路十二48)。我们在退省和每日的省察中都应面对上主的注视,唯有祂能够看到我们内心的真相并使我们完全认识这个真相。
有一犹太人从耶路撒冷前往耶利哥的路途中,遭强盗洗劫并受重伤,有三个角色:祭司、利未人和撒玛利亚人路过见到他,却只有撒玛利亚人愿意帮助他。
圣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在《愿他们合而为一》通谕的结尾问道:我们有多少路要走?(77号)教宗方济各也谈论了这一点,并引用他于2014年元月25日在罗马城外圣保禄大殿为基督信徒合一祈祷周闭幕主持晚祷时的讲道。
对话并非单纯意味着各方厘清不同的思想和作出不同的选择,然后每个人继续各走各的路。对话意味着寻求真理,阻止社会腐败,阻止那些摧毁和阻碍共同建设的假新闻。对话尤其意味着承认每个人具有尊严的真理”。
然而,在更好地了解耶稣的讯息后,这些人竟然“都愤怒填胸”,更一度“拉祂到山崖上,要把祂推下去”(惨阅路4:21-30)。究竟是什么,才会导致如此戏居性的变化呢?我也曾经对天主生气。
故此,我很难联想到本主日福音中的描述(路5:1-11),焦点全在渔民及渔船上。然而,这个召叫的境况却十分熟悉:熬夜的疲惫,徒劳的工作,挫折的感觉。
光是指明目的地、却连一小段路都不打算一起走,这样是不够的。尽管告解的交谈短暂、细节很少,但听告解司铎能了解弟兄或姊妹有哪些需求:我们蒙召回应这些需求,尤其是要陪伴当事人理解并接纳天主的圣意」。
当天的主日福音记述了富翁和乞丐拉匝禄的比喻(参阅:路十六19-31)。教宗从这段福音章节出发,指出圣体圣事提醒众人「以天主为尊」。
在她最关键的时刻,她去看望她的表姐依撒伯尔,福音里说玛利亚“起身,急速去了”(路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