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谨记耶稣的那句话:‘谁接纳你们,就是接纳我;谁接纳我,就是接纳那派遣我来的’(玛十40)。教宗强调,耶稣谈论接待,祂更身体力行。
他因内心的怀疑而痛苦,於是派遣自己的门徒去问耶稣:‘祢就是要来的那一位吗?’他心想:‘或许我所宣讲的并不是那一位?难道我欺骗了百姓?
祂怀着慈悲之心派遣厄里亚先知去帮助阿哈布悔改。国王阿哈布面对他的罪恶,意识到自己犯了错,於是谦卑地请求宽恕。教宗有感而发地说:今天的当权剥削者如果也能这样做,该有多好啊!上主定会接纳他的悔改。
随後,天主派遣阿纳尼雅去找扫禄,给他覆手并使他复明。教宗提醒,在这演变中,必须注意圣神的角色。「我们必须谨记,这些事迹的主角并不是经师、斯德望、斐理伯、厄提约丕雅的太监或扫禄,而是圣神。
庄稼多,而工人少,我们要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割他的庄稼。这是一份恩赐,我们都需要在圣神的推动下,怀着主耶稣所怀有的心情主动走近青年人。满全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表达的:我渴!
圣史玛窦记述,洗者若翰在狱中听到了耶稣的所言所行,就派遣他的门徒去问耶稣是否祂就是默西亚。耶稣就以自己所行的标记作出回答:瞎子看见、死人复活、穷苦人得了喜讯(玛十一2-5)。
愿圣神,这位朋友,这位旅伴,这位主耶稣派遣给我们的护慰者,帮助我们明白圣母玛利亚母爱的伟大奥秘。
天父总是竭力接近我们,派遣祂的儿子来。我们正在等待,欢欣喜悦地等待。可是,圣子不与‘这些人’为伍,而是与病患、穷人、被遗弃者、税吏、罪人和娼妓交往。
你常残杀先知,用石头砸死那些派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少次愿意聚集你的子女,有如母鸡把自己的幼鸡聚集在翅膀底下,但你却不愿意!
我们知道,当耶稣派遣门徒出外传教的时候说:(你们)无论进哪一家,先说:愿这一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