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诚意关怀他人的举动可以克胜因国籍、社会背景和宗教的差异所造成的种种藩篱,如同福音中『慈善撒玛黎雅人』的比喻所教导我们的那样。」关怀他人的举动也可以克胜在许多国家猖獗的丢弃文化。
在慈悲圣年中更是如此,因为医生好似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好似耶稣,不会绕开那被丢在路边的人,而是动了怜悯之心,给予照顾和救助。教宗最後特别念医疗人员和陪伴他们的亲人,表示医者亲人支持了医生圣召。
当赞美的歌声唱响,当朵朵玫瑰花献上,当神父祝圣献香,当今日福音圣母往见依撒伯尔的情景再现脑海时,圣母竟那样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喜极而泣!
教宗鼓励他们说:「值此恩宠时节,我们大家受邀更深入天主的慈悲奥迹内,效法慈善撒玛黎雅人,为我们世界上的许多伤口敷上天主慈悲的香膏。
住在撒玛黎雅城的以色列王阿哈布看上了依次勒耳人纳波特(音译的问题,应同纳巴)的葡萄园,想买下归为己有,纳波特一口回绝上主决不许我将我祖先的产业让给你!
首先是由裴军民主教举行祝圣炮台教堂的弥撒礼仪,为新建落成的教堂撒圣水、祝圣祭台、点明福传之光蜡烛同时在弥撒中为46人举行坚振圣事的傅油礼。使这些领受坚振圣事的教友们在基督信仰生活中趋向更加圆满。
如果人的逻辑时常偏向自私和自利,教宗引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依五五8),鼓励我们对天主的思念和行径感到惊喜,为之感叹;因为天主的思念不是我们的思念,我们的行径也不是天主的行径。
上述种种,会让他们沦为‘精神上的会计(应付差事)’而不是‘善良的撒玛黎雅人’。
教宗从当天选读的《依撒意亚先知书》谈起,指出每个基督徒都好似一个嫩芽,上主的神,智慧和聪敏的神、超见和刚毅的神、明达和敬畏上主的神将住在它内(参阅:依十一1-2)。这些恩典都是圣神的恩典。
若望福音记载耶稣的门徒去城里买食物,而耶稣在雅各伯泉旁遇到撒玛黎雅妇人,并通过对话让这位妇人找到生命之水的故事。门徒回来让师傅用餐,耶稣却说:我已有食物吃,那是你们所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