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一位虔诚佛教信徒吴益铭,因为母亲生前的遗言,全心照顾生病的天主教神父吕道南,同时陪他祷告及做弥撒。七十五岁的吕神父是天主教灵医会会士,四十八年前被修会从意大利派到台湾,在罗东圣母医院服务。
弥撒中,李神父的母亲亲手为儿子披上祭衣,寓意这位慈母最后一次为儿子添衣,将他完全奉献给天主和圣教会,同时亦表明一位韩国母亲,为了中国的传教事业,以无比爱心将儿子奉献给了中华大地。
因为不放心家里那两个年幼的孩子,母亲便骑车匆匆地赶回家去了。看到孩子睡的很香,父亲便在排椅上躺下了。其实,他还是很担心,根本就睡不着,只是身心疲惫,想闭上眼睛休息会罢了。
《德训篇》中也多处强调孝道的重要性:「孝敬父亲,可赎罪过;尊敬母亲,是为自己积蓄财富。」(德训篇3章3-4节)「凡孝敬父亲的,必因自己的子女而喜乐;他在祈祷时,必蒙应允。」
姥爷自幼丧父,与母亲、姐妹相依为命,受尽生活的磨难,但仍旧顺听主命,热心事主,纵然生活不易,也始终未能动摇他虔诚向主的一颗热心。
记得20多年前,我母亲偷偷地加入了教会,这引起了家人的强烈反对,大哥的态度更是强硬。
最使母亲欣慰的,是孩子的信赖。母亲常是慈悲的,是谓慈母,可知母和慈是分不开的。可是世上肉体的母亲,虽对孩子慈悲,也有一定的限度:有时耐心不足,有时为了私利,失去了母亲的美德,冷酷无情,遗弃儿女。
教宗说:基督和教会的母亲常同我们在一起,与我们同行。玛利亚已经一劳永逸地进入天上的光荣,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远离我们,与我们分离,相反地,她陪伴我们,同我们一起搏斗,在同恶势力的战斗中支持着基督信徒。
但某种不安油然而生,老妇人的动作很像我过世多年的母亲。“我应该给她让座,我是教友。”我心里想着。然而有一种虚荣使我感到自己应该矜持一点,似乎那老妇人的身份还不致于能使我给她让座。
父亲说,他是一家之主,有责任承担这个危险,而母亲说,如果只有一个人去的话,那就是她去。他们就在饭桌上这么平静地争着,而我的心却像被刺破了一样,我不相信我的家有一天会面临这种生死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