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告诉我们,上主动了怜悯的心。教宗表示,这怜悯之心与我们不同,例如:当我们在街上看到不幸的事时,我们会说‘真可怜!’耶稣没有转身不顾,而是动了怜悯之心。
时过境迁後,他们的殉道证明了基督徒温良的高尚和罪恶的脆弱,只有怜悯能使社会更具人性。因此,我们不是要记载仇恨的事实,而是为了记得这些基督徒的信德与爱。
教宗在礼仪讲道中表示,天主亲自来折断那导致排斥的锁链,开启包容的怜悯温情,让每个人都享有尊严。我们站立在圣诞马槽前是为回顾即将结束的一年,感谢上主赐予我们的恩典。
在苦路的最後一处,耶稣的死亡令我们在静默中沉思,温馨柔和及怜悯在此时发挥作用:这是天主和属於祂的人的温馨,是领回耶稣遗体的阿黎玛特雅人若瑟,以及准备为耶稣涂抹香料、向祂告别的妇女们的温馨。
这位母亲格外蒙受至高者天主的降福,对世人的爱超过所有世上的母亲,是我们的依靠和希望,她时刻垂视我们、俯听我们、怜悯我们、关怀我们、护佑我们;因此我们要孝爱她、依赖她、祈求她、敬礼她、跟随祂,因着她的转求
如果我们做这些事,是因为上主怜悯了我们。让我们想想我们的罪过,我们的过失和上主是如何宽恕我们的:祂宽恕了我们的一切,我们也要同样对待我们的弟兄姐妹。
教宗说:右盗令我们想到我们在天主面前的真实情况:我们是祂的子女,祂怜悯我们;每当我们向祂表明我们思念祂的爱时,祂总是既往不咎。
幸福生活的‘作料’是真福八端:质朴和谦卑的人是有福的,他们给天主腾出空间,懂得为他人和自己的过错哭泣;他们温良,饥渴慕义,怜悯众人,内心洁净,缔造和平,常常喜乐,无怨无恨,即使受苦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元月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主持清晨弥撒时指出,牧人的权威源自於他们的怜悯、亲近与表里合一。当天福音取自《马尔谷福音》,记述耶稣教导众人像是一位有权威的人。
举例而言:「神贫」也意味着生活简朴(70号);在「到处都有争执」的世界上,「要谦逊而温良地作出反应」(74号);「怜悯」则是基督徒「最大的行事准则」,诚如《玛窦福音》第25章所言,它是「最后审判」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