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把这块绊脚石与每个基督徒心中会浮现的疑问连结起来。教宗说:「倘若没有与耶稣相遇,我们就想不到这种故事,甚至无法理解它们。哪有天主甘愿为人类而死?哪有天主总是怀着耐心去爱,而不期待对方能以爱相报?
记者采访印度修女德兰,看到德兰救助垂死的人,很感动,但也产生疑问:“你这么做能解决印度的贫困吗?”这个问题放大看,就是善行的功能问题,再从根本上看,就是信仰的功能问题。
一起诵念日课之后,教宗邀请大家坦诚且自由地提问,大约三十位圣职人员提出了疑问。在回答问题时,教宗谈到在非基督宗教背景下传福音的必要性,强调为福音做见证的重要性。
吞吞吐吐地向耶稣提出疑问:“那你又是为了换取什么呢?”耶稣回答道:“为了全人类的生命。”老板多日来压在心头的疑问在此刻全部都发泄出来了。
前一天,摩洛哥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本纳尼女士重点谈到全球化的背景有利于今天的这次聚会,可是她的疑问是如何同不那么现代化的环境进行交谈,更不必提与极端分子交谈了。
2月26日的主日弥撒,郑州市铭功路耶稣圣心堂本堂神父刘江东特邀驻马店教区李文元神父讲道,并在弥撒结束后给教友们讲解教会礼仪,解答信仰疑问。
接待员还就问道者一些深层次的信仰疑问做了耐心的回答。堂区对节日慕道工作及福传方式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推动教区福传工作,开拓城市福传模式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好奇、疑问和探索伴随著卡米莱里的生活和作品,他在不久前的访谈中强调,自己在93岁时发现“某种事物正在临近”。他说,“我不清楚这是什么,但我喜欢称它为永恒”。
教宗说:“每个时代的人,包括我们在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在此尘世的旅途结束之后,我们的生命将会如何?它会归于虚无,属于死亡吗?”
关于第一个疑问,教宗清楚指出,“因着耶稣升天,一件新颖、美好的事发生了:耶稣带着人的肉身和人性回到天父那里。祂不再仅仅是神,祂也有与我们一样的肉身,有我们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