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次大修时,天主堂地板原来的方砖被换成水泥地坪,只有教堂中心的一条花砖通道保持原样。
男女骨干教友都加入到堂区的建设当中,挖地沟、砌砖、垒墙、抬沙、拉水泥、搬石头等等,有些教友白天上班,晚上来到教堂就像给自家干活一样争分夺秒。堂院里灯火通明,人们热情高涨。
每天跟砖块、水泥、钢筋这些东西打交道,特别劳累。体力上还能支撑,但饮食实在是差得很。每天三顿饭都是馒头,硬邦邦的。菜是白水煮菜叶,一点油花也看不到。
49.柏油路,经过车轮的碾压,才会结实平坦;水泥,经过砂石的凝结,才能坚固牢靠;面团,经过不断的揉搓,才能做成美味的食物。不要害怕磨练与苦难,你要有所得到,必定要有所牺牲。
“就这样,我的新生命开始了,”朱利亚娜继续叙述说,“我的两只腿好像是从沉重的水泥靴子中释放出来,自顾自的向前行走,似乎完全不受我的大脑的控制了。”
也是这个时候桑铎称他凡事依赖圣母,依靠天主,摒弃司铎待遇,与教友一起搬砖和水泥,同吃同住,只为完成天主圣殿的建设。十余年时间,与教友们完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圣堂建设。
第一次踏上去Masbate的路,又是第一次经验这份旅途的曲折,心情既兴奋,又充满好奇,沿着水泥铸的海岸慢慢地移动脚步,让城市那份不安的心在这里寻找一份安宁,也希望这份宁静能够成为我回归生命的原动力。
1998年,他们看到堂院坑坑洼洼,刮风时风沙弥漫,下雨时泥泞万分,为方便教友进堂,就和神父会长商量买回几吨水泥和铁丝,自己动手加工了1000多块水泥方砖(一块方砖有六七十斤重),硬是把两千多平米的前院后院都硬化了
尖山可谓名实相符,山尖如锥,直插蓝天。圣母堂就坐落在山尖上,成为尖山之尖。朝圣者顶着烈日,喝着路边当地教友送来的凉开水,踏着发烫的石阶向上攀登。当众人攀到山顶后,纷纷拜倒在圣母脚下,喜极而泣!
钟楼为一座方形的尖锥塔楼,分为四层,塔体为灰黑色,高耸挺拔。据曾设在东郊羊尾铺村的前天主教河南总修院的修士们回忆,其钟声在东郊也清晰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