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怀着和平共处与对话交谈的精神﹐黎巴嫩首都在教宗到访前夕﹐为向教宗表示欢迎﹐举行了一场守夜祈祷礼﹐参加的人有基督徒青年﹐也有穆斯林。他们在强调宗教对话与彼此尊重中团结在一起。
如果说学会与环境和平共处、学会与同事和平相处,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而且,人人都能参与公众生活、各民族彼此信任、发扬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则、人人都能接受教育和享有医疗保障,以及具有对话和关怀精神。
十二月十日教廷发声明,吁请各方尊重圣城现状,只有透过以巴双方谈判,才能带来稳定和长久的和平,让双方在国际公认的边界内和平共处。声明指当地是基督徒、犹太人和穆斯林的圣城。
教宗表示,「核威慑及玉石俱焚的威胁无法成为各民族与各国之间友爱伦理及和平共处的基础。今日与明日的青年有权享有世界和平的秩序,它的基础是人类家庭的团结、尊重、合作、关怀,以及怜悯。
教宗继续说,你们的教会数世纪以来都懂得与其他宗教和平共处,受召在中东担任友爱角色。我再次向你们重复:绝不能认同一个没有基督信徒的中东。你们中的许多弟兄姐妹是移民,在场的多数都代表了移民团体。
您认为基督徒与穆斯林教徒在伊拉克是否可以和平共处?
20年来,全世界冲突地区的青年来到这个中心,学习努力促进相互理解及和平共处。中心接待过的青年学生所属的国家分别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当局、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以及俄罗斯和车臣共和国。
数百年来他们与我们的伊斯兰信徒弟兄和平共处,为社会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不幸的是,在我们的时代却出现了无数遭受迫害、甚至殉道的例子,使得加色丁礼教会蒙受了苦难。
选择这个节日的地点,天主教徒占人口的4%,这表明了教会的意愿和对与穆斯林、基督教徒、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和平共处的承诺。在最近的过去,安汶的城市和岛屿发生了几宗穆斯林和新教徒之间的宗派暴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