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邀请信友们反省,「我们经常也会陷入冷漠,脱口说出『救救你自己』,忘记替许多无辜受苦者分担痛苦的意义」。
因此,教宗对这个受苦人民的关怀非常重要。答:是的,这是一个仍在重建生活的苦难民族:他们不仅要重建房屋和学校,但更重要的是恢复生活。
教宗说:中东地区存在巨大的罪行,可怜的穷人为此而受苦。这是权力欲望的罪行、战争的罪行,一次比一次严重,甚至使用了尖端武器。受苦的是百姓、孩子。教宗也谴责了另一种罪,我们的罪。
孟加拉国是亚洲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一个国家,约百分之四十五的人口遭受着饥饿之苦,其中受苦最严重的是小部落的百姓。经济复苏是许多家庭所努力的方向。
他说:「我来自受苦的叙利亚,在这里与你们一同为那可爱国家的和平与修和、为中东,以及为所有遭受战争或天灾折磨的百姓恳求神圣玫瑰经之后的转祷。」
这面孔反映在世界上的卑微者、患病者、受苦者、孤独者、被遗弃者和被轻视者的身上。这为教友是天主之爱启示的高峰。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世界病人日文告中鼓励病人和受苦者:「信德是稳固的锚」,他强调:「有信仰的人,永不孤独。」教宗在文告中特别关怀病人和在医院工作的司铎,称他们是「病人真正的照顾者」。
圣座新闻室主任伯克9月19日在记者会上指出,教宗也将借此机会「向为信仰受苦的人致敬」。这次访问适逢圣若望保禄二世访问波罗的海三国的25周年纪念。
(路六36)在爱德之路上陪伴受苦者」。教宗的思绪转向病患在痛苦煎熬的道路上遇到的许多「爱德见证人」:这些人亲近病患,为他们的伤口敷上「安慰之油和希望的酒」。
我们主教、司铎、奉献生活者及修生,在这地方要反躬自问:在我的受苦的上主前,我是谁?。 我是那些贪睡的人,因惧怕而逃离或者否认耶稣的人呢,还是在祂尘世生命中最悲惨时刻舍弃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