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外表是空谈天主的宣传者,而内心却不是天主圣言的聆听者。如果宣讲与工作当中没有天主,那么怎么能贯彻始终为天主作见证呢?当然不可能产生效果。那内心没有天主的“工作者”迟早会露出他的真面目。
教宗答道:从自己的内心开始:我们可以藉着祈祷来面对我们感到的不满,把那伤害我们的人托付於天主的慈悲。‘主啊,我为他恳求祢’。
教宗不局限於福音的文字,他也试图进入若翰的牢房,探察这位在旷野中呼喊、以将要来的那一位的名字为众人施洗之人的内心活动。
此前,教宗在本届世界病人日的文告中,强调了服侍受苦弟兄时的「内心智慧」。在当天公开接见结束以前,教宗问候了肿瘤病童父母联合会。这些父母因子女罹患肿瘤,而活在难以喘息的磨难中。
让我们在这“圣诞”来临之际,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为耶稣准备一个干净、舒适的马槽。除掉我们内心的黑暗、杂草,更要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多说造就人的话,多做有益于他人的事。让爱的光芒驱散内心的黑暗。
在得知孩子患有极重度耳聋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太多的困难和挫折,也得到了很多的温暖与关爱,内心感触颇多。
因为在我们的人生岁月中,重要的不仅是外在的境遇,更重要的是内心的态度。以上所说的道理,可以说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往往越是大道理,越是难以践行。
这几天我们多会相互宴请饮酒,彼此之间都会有所走动,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几天守斋可能是一个挑战,但是,在这里,我还是要求教友们有机会一定要守,在新年对我们的身体承受也是有好处,同时,这些外在的克制,也能帮助我们真正的内心去守斋
每主日进堂到底是流于形式,还是从内心真的渴望与主相契,让耶稣活在自己的言行中呢?我的内心一片茫然,只觉得自己太不配做一名教友了!正好主日又到了,这种自卑、灰暗的心情使我最终没有进堂。
福传员走上前去,为他(她)宣讲,带领他(她)祈祷,使他(她)把内心的痛苦完全交托给天主,再使他(她)获得了心灵的自由,把天主的祝福领到心里,满怀希望的走进慕道班,扑向恩主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