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时我的心里也有疑惑:“我们的信仰如此之好,教友如此执著,为什么没能感动更多的人加入教会呢?”对于我的疑惑,父亲当时也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说:“至少你以后,得让别人看出你是一个好基督徒。”
梵蒂冈博物馆馆长保芦奇教授回答我们这个问题说:“所呈现的保禄是一位哲学家、学者,一个专心致志的人。他神情严肃,秃头,留胡须,通常是尖形的胡须。
教会承认圣妇莫尼加是基督信徒作妻子和母亲的人的真正典范,因为圣女凭着信德知道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有坚定的望德。那么,圣妇莫尼加人格上的特征是什么?
“不晓得是哪个可怜的人比我更需要那块面包和水?如果这些东西就能让他得温饱的话,那就好了。”又失败了,小魔鬼又弃甲而逃。老魔鬼觉得奇怪,难道没有任何办法能使这农夫变坏吗?这时,第三个小魔鬼也来了。
这就是世界中的教会:和解者、致力于正义与和平的人聚集的团体;在人的社会和各国做‘盐和光’。为此,主教会议严正重申——也展示出——教会是天主的大家庭。在教会内,不应有种族、语言或者文化上的分裂”。
答:艺术家们是那些从天主那儿获得极大才华的人,然而他们也跟所有的人一样,根据信仰及希望的角度以某些方式面对生命的基本问题:艺术表达希望,艺术作品必须传达希望。
我记得在开罗时,我看见亚历山大科普特教会宗主教欣诺达三世(ilPapaShenouda)他形容坦塔维为「高贵的人」。我想这表达了大多数人的感受。
这则故事的编写者,也许只是出于对一些不虔心参与礼拜的人的讽刺,却值得基督徒思考和反省。这位妻子,她虽然来到了教堂,却没有净心参与弥撒,没有虔诚地祈祷,没有用心聆听上主的圣言,她一直在关注着别人的衣饰。
譬如人生的旅途,即便有走不尽的坎坷泥泞,而心灵美好的人也懂得沿途欣赏四季中的冬雪夏雨、春华秋实……多年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重病人同住在一家大医院的小病房里。
15年后,杀害她的人,承诺向穷人和皈化天主教信仰。负责统筹调查修女列品封圣的神父向《亚洲新闻通讯社》讲述她的生活和工作。凶手是一个印度教农民,由于她的代祷,他已皈依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