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与弥留中的近人的最后谈话
2018-08-13

父亲去世后,我肯定,在他这一面,那些行为不能说他是忘记了什么,而是显示他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甚至一直到他临终的时刻。他总想着还有一件事要做,还有一个地方要去。也许,你和亲人的关系有些紧张。

我渴……
2008-11-27

无论何时当你向我打开心门,无论何时当你亲近我,你将会听到我一遍一遍地说,不是人类的语言,而是我的心神,“无论你曾做过什么,我为你自己的缘故而爱你。”

圣诞节话圣诞
2008-12-17

但教会提醒我们,本不是躺在马槽中的可爱的胖娃娃“小”耶稣,而是天主子降凡成人——天主慈爱的显示。

圣严法师圆寂 单枢机等宗教领袖致唁电
2009-02-04

不是,而是佛菩萨给我使命,是我早年发了愿:“佛法这么好,知道的人这么少。”我发愿要将佛法让更多人知道,是愿力让我成就这些。我这一生常在打针、吃药中度过,但我继续活着,我感觉到我有责任。

浅谈堂区司铎与福传
2009-06-12

2、司铎的牧灵精神在中国,基督徒还没有学会以个人方式来表达他们的信仰:不会宣扬天主,不会研读圣言,不会自发地祈祷,不会自主、自由地度信仰生活(而是在父母、教会的督促下参与礼仪)。

第四讲 圣洗圣事(下)
2009-08-09

切记,不是在现场临时找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找到的。他或她可以做你信仰的楷模,需要时,一生教导你的人。2、圣名:最好自己领洗前,选个圣人做自己一生的主保。对这位圣人尽可能多了解,多认识。

依纳爵·罗耀拉致德肋撒·雷哈德修女书(续)
2009-09-15

在谈论神圣的事情上,我们所寻求的,不是个人的满足,而是他人的神益。敌人的手法不外是夸大或抑制天主的神恩,这是我们应该小心提防的。

第七讲 请藉此印记+,领受天恩圣神
2009-11-13

台湾的礼仪牧灵专家宋之钧神父提出一个适合我国情况的见议:他说我们中国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在祖庙中要举行隆重的“冠礼”,给他戴上成年人的礼帽,父亲除给他小时起的名字外,再给他起一个“字”,表示他不再是儿童,而是成人

怎样感化不信的亲人
2010-02-27

我们不要经常发牢骚,更不要吓唬威胁子女,强迫他们,而是要给予他们需要的爱,并不仅是口里说多么爱他们,而要让他们切身地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被关爱。  

不要动就好,要听要看
2010-12-07

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一位身穿彩衣的人走到那教堂中祭台的位置,但并不是我以前见过的那些穿黑大袍的大胡子洋人,而是当地的人。那人和那群人一样的喜乐一样的激动,咦,那是我的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