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在弥撒讲道中,首先念及科普特礼信徒,然后从读经一中依撒意亞先知所论及的期待上主的心灵觉醒谈起,他说:我们认为,对‘心怯的人’的这番鼓励是针对你们所爱的埃及土地上的基督信徒而言
然而,在法律主义当权时,天主的话便消失了,天主子民在内心哭泣,一如撒慕尔的母亲亚纳那样,因为他们找不到上主,缺少先知话。
位于犹太边缘地区的加里肋亚,因为住着许多外邦人,所以受到严格恪守法规的犹太人藐视;依撒意亚先知也因此称之为「外邦人的加里肋亚」。教宗观察到,加里肋亚位于边界,不同种族、文化和宗教的人们都在那里相遇。
印度的德肋撒姆姆曾经说过:“当今世界不仅仅是面包的饥饿,更是缺爱的饥饿。”试想,一个心里没有爱的人,怎能拥有宝石般珍贵的感情,又怎能赠与他人“宝石”呢?
沙勿略;有祈祷福传,像圣女小德肋撒;有劳动福传,效法曾经亲手操劳的基督。福传是整个教会的责任。我们要特别强调教会友参与福传的重要性。事实上,佛教和基督新教的传教事业,主要都是靠平信徒的参与才成功的。
正如因着印度德肋撒姆姆献身穷人的服务,使许多穷苦的人得到主的安慰。奉献的价值何其伟大!圣保禄宗徒曾说:“主喜欢乐意奉献的人!”耶稣也说:“凡你们为我弟兄当中最小的一个所做的,就是为我做的。”
他于是走出屋子,将门展开一条缝,又撒上一点面包,希望那从屋里透出的光像一条光明的小路,将鸟们引向温暖的家。但鸟儿门依然不领会他的善意,反而分飞逃散。就在那时,教堂的钟声响了。
当天选自《撒慕尔纪上》的第一篇读经描述了两个主角:一个是亚纳,她因自己不孕而苦恼,含着泪哀求上主赐予她一个儿子;另一个是司祭厄里,他坐在圣殿内的椅子上从远处漫不经心地看着亚纳。
我们众人都应效法加尔各答圣德肋撒修女,成为慈悲的匠人。圣史玛窦记述,洗者若翰在狱中听到了耶稣的所言所行,就派遣他的门徒去问耶稣是否祂就是默西亚。
教会当天纪念耶稣圣婴圣女德肋撒,教宗引述她的事迹指出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坎坷时,天主在心中的临在是我们安慰的泉源;为了获得这安慰,我们应该做幼小、谦卑和信赖天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