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是福音所教导的:「为信的人,一切都是可能的!」(谷九23)教宗解释道:「当我们来到上主前祈求恩典时,必须始终发自信德,怀着信德祈求说:『我相信祢能治癒我,我相信祢能成就这事。』
这封信在总教区的各堂区上星期六和主日弥撒中读出。印度尼西亚的宗教不容忍现象越来越严重。为了自身利益而利用人民的宗教信仰的激进运动,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正在得到更多的地位。
秘鲁总统库琴斯基(PabloKuczynski)伉俪亲临机场迎接教宗,其他政治当局和民间人士,以及包括圣座驻秘鲁大使、利马总主教、该国主教团主席在内的教会当局和许多信友也到机场迎接。
教宗方济各4月15日复活期第三主日正午在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诵念天皇后喜乐经。
这位母亲经历了一段艰辛的旅程后,决心悔改皈依;这当然也归功於她的女儿──伟大的玛雅,以及堂区团体,因为堂区信友们从来没有让这对母女感到孤立无援。
教宗从《圣保禄宗徒致格林多人前书》谈起,表明信德不仅仅是诵念《信经》,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传递信德并不意味着提供讯息,而意味着建立一颗相信耶稣基督的心。
念经前,他向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信众说,耶稣是生命的源泉,祂将生命赐予那些全完信赖祂的人。当天主日福音记述耶稣治好患血漏的妇人和复活雅依洛的女儿(谷五21-43)。
派遣礼后,合一世界青年彼此分享他们在自己环境所遇到的困难与障碍,如何用爱去克服困难,例如在哥伦比亚政局动荡接近五十年,青年经历创伤,但信靠主,以仁爱修补各方面的分裂。
隔天,圣座保护儿童委员会在一份公告中指出,教宗这封信函令该委员会「深受鼓舞」。「委员会感谢教宗以强烈的措词承认了有些人在教会部分成员的性侵犯、滥权渎职、践踏良知下忍受的痛苦和磨难。
此外,2000人被迫改信印度教,许多村庄遭抢劫,房屋被烧毁,数以千计的人被迫远走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