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一篇读经的教导,让人要学会宽恕,如果人不宽恕得罪自己的弟兄姊妹,岂能向天主祈求宽恕和怜悯呢?身为基督徒,我们如何才能拥有宽恕的能力呢?首先,宽恕的力量是来自天主。人的本性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在村里,谁家的盆坏了,他给焊,谁家的农具坏了,他给修,他从不拒绝别人的求助。后来他收养了一位无家可归的孤身老人达二十年之久,并尊为义父,我们都称他为拜爷。父亲的榜样在村里有口皆碑。
过去,新教对天主教人的评价是“哑巴+瘸子”,意思是说,天主教人既羞于给别人讲道理,也不会走出去传福音。随着“梵二”精神的落实,在神父的不断激励下,如今很多教友已有改变,开口的多了,行动也多了。
“我去年7月份开始实习,便向教区申请骑自行车周游全国各地的教会,以便取得更好的、更适合我们当地的福传方法。感谢天主,教区同意了我的申请,到现在我的行程即将结束。”他喝了口水说。
(斐4:4)为基督徒来说,喜乐是很基本的一点,因为基督教就其本质而言,是,并愿意是一个福音,一个喜讯。然而世界由于错解了喜乐,愿意远离信友,因为在他们看来,基督教只会增加清规戒律和宣讲道德律令。
当时我的眼泪就下来了,素不相识的一个人,对我一个护工怎么会有这么大的爱心和理解。当我第一次给杨老师换洗衣服时,看到他的衣服补了又补且都破了,当时我就哭了,他对别人那么大方,自己却简朴到了这种地步。
记得在圣神父之前,有一次和一位刚晋铎不久的弟兄聊天。我问他:圣神父有什么感受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满足’,神父是我的一切,我就是神父,神父就是我,其他没有什么都可以。他回答。
主你知道,那一天我们曾这样谈话,世界及其一切的欢乐在我们的谈话中失去一切价值。我的母亲对我说,我儿,此生为我己没有任何快乐可言,在世上我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情呢?为什么我还活着,我不知道。
因为明天(5月28日)就是圣神降临节了,只见擦玻璃的、整理祭台的、清理院子的,堂里堂外都有教友在忙碌,到处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来到神父屋子,没有见到柳建林神父,教友们说刚出去,于是我又来到堂里。
诊所不用挂号,就诊方便,随到随看,收费合理,服务周到,多年来为教友及周围群众服务,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城郊的人也慕名而来。一位城郊的王女士感激地对我说,她多年的病,是诊所王大夫一手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