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6月11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强调了这一思想。他也指出:教会中的贫穷见证使我们避免成为纯粹的事业组织者。他也警惕说,若我们企图构筑一个有钱的教会,那么教会将会老化,将失去生命。
教宗方济各9月17日在圣玛尔大之家小堂的弥撒讲道中指出:教会有母亲般的勇气,她保护她的孩子、把他们带去与耶稣基督相遇。教宗以纳因城的寡妇和耶稣的相遇来解释守寡的教会在历史中行走,寻求与主相遇。
文告开宗明义,以玛窦福音的叙述进入圣召主题:耶稣周游各村,看到筋疲力尽的群众像没有牧人的羊,于是对他们动了慈心,对自己的门徒说:庄稼固多,工人却少,所以你们应当求庄稼的主人派遣工人,来收他的庄稼(玛9:
(格前13:13)《玛窦福音》记载:有一个法学士问耶稣说:“师傅,法律上的诫命,哪一条最大?”耶稣说:“你当全心全灵全意爱你的天主,这是最大的,也是第一条的诫命。第二条:你当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
(玛26:41)熙熙攘攘的世界,忙忙碌碌的人群,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是忙得不可开交,金钱在现代人面前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力。奢望无穷、贪欲不止的人们更是全力以赴往钱看!
(谷6:3;玛13:55)中所得的证据,没有进一步查阅下文便下了结论,以否认圣母的童贞作为反对敬礼圣母的理由。其实,我们在福音中都能查出他们几位的底细,还圣母以清白。
玛加伯书下第十二章提及犹太人在一次战役中有许多兵士战死了。而在收敛阵亡者的尸体时,发现这些亡者的内衣里藏着偶像的符。于是众人一同“同心哀祷,求天主使他们所犯过恶,得以完全赫免。
亚巴郎的妻子撒拉生依撒格之前,亚巴郎与其婢女所生之子依市玛耳(创:16)的后裔也成了一个大民族,即日后的阿拉伯民族。亚巴郎175岁时与世长辞。他的儿子依撒格把他埋在玛默勒山洞内,和撒拉埋在一起。
如同当初他为厄玛乌二徒讲解圣经一样,我们也同样邀请主耶稣亲自向我们解释经上有关他的记载。无论我们是读出谷纪、圣咏、先知书或福音及书信,它们都是为了使我们的心火炽热。
半圆形大厅结构奇特,半圆墙上共有九个长方形尖顶拱形窗户,正面窗有四部福音作者玛窦、马尔谷、路加和若望四大圣史的彩色玻璃镶嵌的全身像,其余窗户均为各种图案彩色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