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守着五坪大的菜摊近50年,手上进出的是5元、10元的蝇头小利,这样刻苦积攒出她的个人慈善功业,多少不曾谋面的学子、贫困家庭因她而生命改变。
现在,南星村里有了老年联合会,每周定期举办各类朗诵、分享活动,帮助贫困家庭,为有家庭纠纷的排忧解难,教孙辈识字,讲《圣经》故事比赛,请神父来村送弥撒等,人们的心里每天都是充充实实的。
主持人随后介绍了本次晚会的主题:第一主题:帮助孤残孩子——为孤残孩子筹集生活费;第二主题:梦的起航——为贫困家庭的孩子筹集学杂费。
本堂马神父与教友一致表示,为最小兄弟所做的,就是为耶稣而做,此外他们也表示,会将这份爱的行动一直持续下去,为贫困家庭、一颗无助的心灵送去教会的关怀、融融暖意,奉献爱心只有逗号永远没有句号。
沙维豪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里,父亲是匠人、母亲是裁缝。七岁时,初领圣体、十二岁时请求鲍思高神父让他到都灵的公学里读书。鲍思高神父很高兴地收留了他,并立即意识到这个孩子“是块缝制献给上主的华服的好材料”。
还有司铎和修士组成的“穷人传教会”、“神贫传教修女会”都是为穷人和残疾人服务的修会团体,疫情期间每天为贫困家庭提供食物。
阿尔比诺·卢恰尼博物馆馆长塞拉芬(LorisSerafini)接受本新闻网采访时指出,卢恰尼教宗特别关怀贫困者和需要帮助的人,这与他的贫困家庭不无关系。
鉴于此,南充教区巴蜀之光青年团体本着服务社会、敬老爱老的宗旨,于2014年7月21日开展了敬老院慰问活动,呼吁社会对老人们多点关心、多点爱,让他们的晚年生活不再黯淡无光。
向所有遇难者的家人表示沉痛哀悼、慰问所有正在医院中接受治疗的伤势严重的伤员们。愿天主给他们勇气承受痛苦和磨难,并为他们的早日痊愈降福他们。
榆次堂区在本堂张照裕神父亲自组织领导下,积极并开展了献爱心活动,于2月1日主日弥撒中教友奉献2130元,由副本堂孟小朋神父带领会长,雅颂达修女会修女和教友代表对榆次区神父、修士、修女的父母、患重病的年老教友在正月十五前进行了走访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