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却有一个困苦的童年,父亲在他出生前三个月病逝,母亲因家境贫穷,无力抚养这个早产儿,曾恳切发出她的祷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眷念不忘婢女,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于你。”
智慧篇上说:倚恃上主的人,必明白真理;忠信于上主之爱的人,必与他同住,因为恩泽与仁慈,原归于他所选拔的人。你们求吧,求就得。天主一直在等待着我们,只要为灵魂有益的天主都应允,亦有奇迹发生。
这是上主许诺给我们的遗产:‘我必在你中间留下谦逊和贫苦的百姓,他们必依赖上主的名号’(索三12)。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省思魔鬼如何试探亚当、厄娃和耶稣,并警告说,我们与撒殚没有对话可言,因为与撒殚对话必使我们陷入罪恶与腐败。
有一个声音仿佛对我说: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人,你们都到我的跟前来,我必使你们得到安息。初信的时候,我只是信了主,但没有真正的认识主。
草必枯干,花必凋谢,真像一棵花谢叶落的枯树,幼年的精力和美丽已不翼而飞!虽然在他的回忆中往事如昨,但呈现在眼前的已是明日黄花,枯了!哭!苦!枯!这三个字,就概括了世人的一生。
耶稣教导我们:“凡在人前承认我的,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承认他;但谁若在人前否认我,我在我天上的父前也必否认他。”(玛10:32-33)
然而,天主的恩宠总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谁获得的恩宠多,谁就必须学会更多地给予,正如《玛窦福音》中常常强调的:因为你们若宽恕别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宽恕你们。人们常说他永远不会原谅那个人。
当天礼仪选读的《若望福音》记述了耶稣对群众说的话语,“到我这里来的,我必不把他抛弃于外”(六37)。教宗指出,耶稣的这个教导乃是预先告诉我们,那些不去祂那里的基督徒必被赶走。
祂说:「我必再来接你们。」这就是盼望。祂没有说:「不,你们不会受苦,什么事都没有。」相反地,祂说出真理:「我与你同在,这就是真理。这个困境暗藏危险和死亡。但你们心里不要烦乱,却要保有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