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这是“代沟”,如果老年人和青年人之间的代沟把无所不在的天主也隔离开了,这代沟也实在太可怕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是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警句箴言。
你如果已经领洗回归了天父的家园,那么,就该天天祈祷,作好天主的儿女,并给周围的人树立良好的榜样,向他们宣讲救恩,引领他们也回到天父的家里;如果你还没有领洗,那么请你开始祈祷、读圣经、聚会。
他笑着说:“如果我们先做重要的事,再做次要的,我们便有足够的时间了。”我想很多常感到没有时间的教友就是对于事情的轻重缓急没有选择,被那些琐碎的世俗小事耽误了救灵大事。
圣座驻联合国纽约总部的代表指出,如果我们想让现在和未来几代人免受暴力侵害,如果我们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特别是预计在2030年之前实现的目标,就必须把目前对这一信念原则的共识落实到行动上。
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如果不对话就会爆发冲突,而没有人愿意委内瑞拉进一步陷入暴力泥潭。因此,各方决定展开四轮谈判,从而解决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困境。虽然这是第一步,但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任由自己被那些看起来比较舒适的事物来引导,任由自己被寻求私利的愿望来推动,那麽我们的生命便不会结出果实,不能给予他人生命,无法为我们的信德之灯预备灯油,因而导致我们的灯在上主来到的时刻,甚至更早之前便熄灭了
然而,我们得自问,如果我们对天主和人持守忠信,这会发生什麽事呢?教宗答道:「当我们回应天主时,必定会展开一个进程,发生某件前所未闻的事,把我们带往绝对意想不到的境界。」
如果一个教友的言行在非教友中间有坏榜样,或者行为做事不如非教友,就会听到外教人说:我不喜欢天主教,因为天主教的人都是坏人;或者天主教是好教,可惜被教友念歪了。
如果我们不能将温度升高限制在两度以内,他们可能遭受更多痛苦。问: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也谴责了发达国家极端和选择性的消费主义,我们如何应对这种态度呢?
出自信德的祈祷必拯救那病人,主会使他起来;如果他犯了罪,也必获得赦免。”(雅5:14-15)在时间上,以前错误地认为终傅圣事是在病人将要终止生命时才领的圣事,因此,只有到那时才急急忙忙找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