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登苦路山,拜耶稣十四处苦路。感谢主,这次朝圣有好多恩典。
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在深墙下那间潮湿的房子里,十八年的岁月,留下了您惊人的毅力,也留下了您更丰富的默观生命的启示。
十四处苦路的石碑相隔都不甚远,大约半个多小时后,我们便来到了山顶。
上山的路旁设有“十四处苦路”,每到一处神父便率领众教友一边诵念经文,一边向主祈祷,祈求佘山圣母进教之佑庇护开封教区,庇护开封总修院早日回归,一边更深刻地体会耶稣背负十字架涉山受死之苦难。
当我本能的把目光移向教堂上端时,一副十四处苦路圣像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我细细恭读了每处圣像下的经文后豁然明白了许多。噢!原来耶稣是为了我们世人的罪恶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朝拜完圣堂,教友们移步朝拜十四处苦路。从山脚蜿蜒而上,教友们依次跪伏朝拜。临近山顶,巨石上刻着一个大大的“爱”字,左边有一石洞象征安葬过耶稣的空坟;右边有耶稣复活后的雕像及“主真复活了,阿肋路亚!”
教宗本笃十六世6月27日上午,在梵蒂冈保禄六世大厅主持了例行的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他向在场的各国朝圣信友讲了一篇要理,继续谈祈祷的主题。
(此为解读,原文暂缺)圣座于2010年10月26日发表教宗本笃十六世为下届移民与难民日撰写的文告:同一个人类大家庭。下届也就是第97届移民与难民日将于明年1月16日举行。
莫特加特神父说:我们记得,耶稣度的是贫穷的生活,祂甚至连当作枕头的石头也没有,可是祂四处行善,照顾社会的边缘人。这项活动的主题是起来行走。
由于教堂充气方便,还能以流动方式四处牧养,引起民众好奇参观。 这座充气式教堂以红黑黄三色为主色,重一百磅,以一座教堂来说算非常「轻」,携带方便,而且能抵受当地低至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