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个主题他和平与友谊的旗帜,贾尼神父在3月14日上午的第八场默想中省思了依撒意亚先知关于耶路撒冷期待拯救的论述,将重点放在敞开的大门上。过去,经过大门吧!修平人民的路!
巴路克先知曾说,星辰以‘我们在此’的欣喜,来回应造物主的呼唤(参:巴三33-35)。本笃会院长解释说,群星升起意在告诉我们基督的复活是希望的中心。
在选自《达尼尔先知书》的第一篇读经中,悲伤屈辱的天主子民有能力感到羞愧,而福音事迹的主角却做不到。这是一个获得主人宽恕并被免去庞大债务的仆人,可他却不能宽恕他的债务人:他不懂得宽恕的奥迹。
教宗引述依撒意亚先知说:不要害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依四三5)。这是天主安慰的话,祂始终参与祂子民的历史。希望便由此而生,如果我们总能关爱近人,则历史的每一个新悲剧也能转变成为好消息。
当天的第一篇读经取自《依撒意亚先知书》,向悲伤绝望的地方宣报救恩的来临:那是人远离天主的绝望处境,但这救恩所宣报的便是上主的来临,使一切有所改变;上主紧紧抓住人,「使他重新再造」。
耶稣在受洗後展开了祂的救恩使命,祂的态度有如「谦卑又温和的仆人,仅凭藉真理的力量,如同依撒意亚先知所预言的:『他不呼喊,不喧嚷』(卌二2)」。
耶稣没有责怪别人,没有说我是默西亚或我是先知;当祂治愈病人、向人们宣讲以及行奇迹时,并没有大肆宣扬。耶稣谦卑行事,接近人群。在福音的记载中,耶稣不与人群在一起时,祂就与天父同在,向天父祈祷。
教宗引用依撒意亚先知的话,说明天主的爱永恒不变:妇女岂能忘掉自己的乳婴?初为人母的,岂能忘掉亲生的儿子?纵然她们能忘掉,我也不能忘掉你啊?看哪!我已把你刻在我的手掌上(依四九15-16)。
随后,纳堂先知一责备他,他就立刻认识到自己的罪过。教宗表示,「达味旋即明白自己成了坏牧人,不再是个谦卑的仆人,却为权势所疯狂,变成杀人掳掠的盗猎者」。教宗接著省思达味的「诗人灵魂」。
一个拥有亚马逊面貌的教会、一个贫穷和作为仆人、先知和撒玛黎雅人的教会》。胡默斯枢机在讲道中解释,地下墓窟是基督徒埋葬殉道者的古老墓地。他说:“这是真正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