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到哪里去找那些甘贫乐道而度实际贫穷生活的神职人员呢?今日在何处可以找到真心实意为天主之国奋不顾身而努力开疆拓土的志士和英雄呢?今日的另一挑战就是物质主义。
值得一提的是,自王俊神父修道就反对他的父母,在弥撒前赶到了现场,一同参与了当天的晋铎典礼。当父母给新神父穿祭衣时,当新神父向父母下跪与父母拥抱时,大多数在场的教友都感动的流下眼泪。
教宗向这些在五大洲服务的女修会家庭的代表们说,你们要保持同天主的密切关系,注意人性培育并回避舒适安逸的生活,好完成你们的使命。
几位修女相识于儿时,长大后不约而同地领洗入教,更各自回应天主的召叫,进入不同修会度献身生活。她们的经历吸引著这四位同学,令她们有意记录下来作文字福传。
苏修女在港的姑姐萨维(SalvieL.Benito)也指出,当初不大高兴苏基智选择修道生活。「那时候她父亲病重,她学业成绩很好,是家庭的希望。」
他劝勉基督徒警惕那把人「带向双重生活」的世俗,并强调为了守护基督徒的身份,必须表里如一,避免世俗生活的种种诱惑。
教宗方济各于2月2日上午,献耶稣于圣殿庆日,在圣伯多禄大殿主持隆重弥撒圣祭,这一天也是世界奉献生活日。弥撒后,他来到宗座大楼书房窗口,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众多信友和朝圣人士诵念三钟经。
记得那时我们村有个老六品修士,我经常跑到他那儿去玩,在他那儿学圣母歌,跟他一起诵念玫瑰经,并在他的鼓励之下选择了修道。
所以,造成他们在无所事事中生活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工作,而是他们不愿意工作。父母应努力教育子女,使子女将来能胜任工作,做有用之人。不要让你的子女成为无用的人,给你和人类带来耻辱。
从《圣经》的记载和世界的历史中我们发现在人类生活和建设的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为圣召兴盛和衰微的环境。就像我们的基督徒先辈们克服了他们各自时期有关圣召的挑战,我们的信仰驱使我们现今做同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