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行动在结束讲话时,教宗强调作为一个团体“共同行动”的重要性,分享彼此的生活、工作、祈祷、痛苦和喜乐。最后,教宗再次期勉他们:“疯狂奔跑,奔向天主,奔向他人,但要一起!”(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来自巴西的索尼娅(SōniaGomesdeOliveira)指出,从今以后,同道偕行不该只是偶一为之,却要成为教会的日常实践,在痛苦的地方“聆听和接纳”。
祂把自己等同于那些遭遇困境和痛苦的人。令人惊异的是:祂常常临在我们身边的贫困者和受苦者身上,祂常常通过这些需要帮助的弱者等待我们的服务、关注、帮助。
我们的学校是一个教会办的特殊学校,因为在这里读书的都是年幼时失去父母的孤儿或残疾的儿童,我们大多在年幼无知时,就陷入在痛苦之中,然后,慢慢地在煎熬中长大。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和潜质;而当我面对以后人生的矛盾、痛苦与挫折时,也会比从前更加的坦然,更加的勇敢,因为我相信那是天主在冥冥中考验锻炼我;因为我有天主的爱,天主召唤了我,给我安排了种种磨练
但是看到新一代教授们的例子,他们在国外读了书,创造一种极高的神学和人文科学的文化,令人能够希望这种更新也可以包括知识和灵性生活,强化或也可以使人的宗教情感重生,因为宗教情感或民间宗教在这个国家受了极大痛苦
当你患病或遭到失败时,你能否感到耶稣就在你身旁守候着你,安慰你、鼓励你并和你一同忍受痛苦?当你孤独一人感觉寂寞时,你是否能意识到耶稣就在你身旁陪伴你?
这时,年轻的上吊者沉思了一会儿,他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自杀,只因为我承受痛苦吗?难道我就不能学学这些树枝,用我的生命帮助别人,为别人服务吗?”
圣父教宗表示:“最糟糕的莫过于不让伤痛发出声音,要求痛苦静默不语,移除创伤,不加以应对,如同我们的世界经常在这方面怂恿人仓促行事和麻木无感。”
耶稣以爱的临在回应痛苦,就如祂对伯多禄的岳母所做的那样,“祂俯身、握住她的手并扶她起来”。“俯身使他人站起来”。我们不要忘记,要伸出手、帮助他人站起来。“这是耶稣托付给教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