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俗化现象阻碍社会良知以适当的方式去发现家庭建立的本质和使命。教宗又提到另一个严重的威胁,就是近来来自“不公正法律的压力,这些法律不承认家庭的基本权利。”
到第一线为非典患者服务,是一个发扬爱德的机会。我要以实际行动把我们修会的宗旨表现出来。”
教友,我们每过一次瞻礼,就是要有一次心灵的净化、信仰上的升华,在爱主爱人方面上一台阶。那么,我们扪心自问,为小耶稣献上了什么礼物?想到他躺在冰冷的马槽里,我们真的无动于衷吗?
信仰的深入不在一份报纸,在于对爱无止境的渴望。”
慈悲的讯息是天主的爱的讯息,其成果是相亲相爱与修和。这正是我们受到不信任的试探时所必须作出的回应。」
教宗说:圣神把我们从黑暗的权势,即罪恶中释放出来,把我们带入光明的国度,即爱、真理与和平之中。成为天主子女的美好现实带给我们的责任是跟随耶稣,在我们身上再现祂的面貌:即温顺、谦卑和温柔。
我期愿你们每个人常点燃信德的希望之光,以照耀你们的生活!教宗也鼓励他们祈求上主,让祂填满真实希望的时光岁月。
一位教友在观看后分享到:圣德肋撒修女的一生见证了基督爱的一生,作为教友,我们不仅敬仰她、尊重她,更要效法她,热忱地服务他人,以实际行动承行主旨、践行主爱,为主做生活的见证。
自1716年建堂以来,从梅书升、马戴第、方启升、李爱哲到冯尚仁、高一志、林奇爱、魏明德,从何理熙、胡定邦、穆理思到希贤、丁午桥、王文清,自1932年本堂升为主教座堂后从戴夏德、万九楼、米良、穆海涵、李济民到刘敷道
代表现代科技进步的网络、通讯工具,似乎总以妨碍信仰的面貌出现,受到一些人的诟病。如批评带手机进教堂,引人分心;长时间上网、看电视而无暇学习圣经和祈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