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肋阿匝尔所作出的正是抗拒这世俗精神的坚定榜样,他考虑到青年可能会因为他的缘故陷入世俗的精神。教宗强调:「基督徒的精神和身份绝对不自私,而是随时努力照顾他人,表里如一,避免恶表,立下芳表。
你容许你的仆人也会陷入软弱,好使他们对无知和犯错的人,能感同身受,让向他们求助的人,能体会到被天主所寻觅、眷爱和宽恕。
你们要信赖天主的宽恕,不要陷入白拉奇主义(Pelagianism),而指责道:‘你应该如此这般,这般如此’。
由於叙利亚和谈再度陷入僵局,教宗在诵念三钟经後特别念及「可爱的叙利亚」,以及「因暴力冲突而被迫抛弃一切,逃离恐怖战争」的叙利亚人民。
教宗在问候波兰信友时结合这一思想说,基督的榜样促使我们作一次良心省察:在慈悲禧年的四旬期行程中,让我们作良心省察,自问我们的思考、评估和做事方式是否陷入诱惑,是否对他人滥用权力或利用特权。
我们大家都是罪人,但我们经常陷入虚伪的诱惑,以为自己比别人好。‘请看看你的罪!’我们人人都该看看自己的罪,自己的跌倒,自己的过错,同时也要注视主耶稣。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诱惑,以为热心服务的平信徒就只有那些为教会的事业效力,或者忙於堂区或教区事务的人。我们鲜少省思要如何在受洗者的日常公众生活中予以陪伴」。
他们迷了路,因为他们转来转去,而这样的游荡常把他们带入一条死胡同,拐的弯太多了就会陷入迷宫,之後便不知该如何出去了。他们丢失了耶稣对他们的召唤;他们没有走出去的指南针,只是在不停地打转、找路。
他陷入苦恼,因为他处在双重的黑暗中:牢狱的黑暗和心灵的黑暗。耶稣的回答乍聼来似乎与若翰的要求对不上号,因为若翰期待的是一位最终能建立天主国度的审判者。
教宗勉励服刑人不要固守过去的错误,陷入认为自己无法获得宽恕的诱惑,因为天主比我们的心大(若壹三20),我们只要信靠祂的慈悲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