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辛劳收集教会历史资料的一位老人谈起自己的初衷:有一次,跟孙子孙女说起历史上主教、神父为教会所做的超人的克苦和牺牲,他们不信,反问这跟我们从电视、电影和书上看到的完全不同,你如何证明这是真的?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解释说,宗徒们却想着另外一个计划,想着只走一半的旅程,最好是停下来,他们还彼此讨论如何安排教会,如何处理得救的问题。
邱利卡特总主教向大会提出疑问:在这科技创新和要求不断增加的世界中,这2亿5千万名不识字、不会写字的儿童如何跟得上世代?
内容如下:团体是如何成立的?哪一年由谁发起和为什么成立的?团体是如何运作至今的?过去和今日贵团体的发展情况?目前,大约多少人参与团体活动?团体主要活动是什么?团体面临的挑战(困难)和发展机遇?
这位马尔他枢机近日接受教会媒体采访时说,如何定义贫穷,在今天不是容易的事,因为它不是一个彻底贫穷的问题。但有关贫穷的通谕将有助所有修会就如何在社会真正活出神贫作出定义。
隐修生活如何看待教宗关心的这一需求呢? 答:隐修生活是选择与他人分开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意味着对他人漠不关心,被隔离。隐修生活不能不关心当今男女的忧虑,特别是受伤的人类。
为此,鸽子行动邀请一些在对话与修和方面曾有亲身经验的外国人前来作见证,分享他们如何跨越自己椎心刺骨的哀恸,如何理解他人的悲伤。
(默1:5-6)当我看到我们的教友三一群,五一伙地坐在一起谈论世俗的事务时……当我听到我们的教友常说耶稣教圣经学得如何如何精通流利时……当我见到我们的教友闲暇时围坐一起玩扑克、打麻将时……当我想到我们的教友晚上把时间耗费在电视机前时
未来的史学家将如何评价你我呢?人们会如何纪念我们呢?历史的事实如是说,我们所说的远不如我们所行的来得重要。生命最大的奥秘不在于“得”,而是在于“给”。
每到一位患者家时,义工们都分别与患者和家属谈心,倾听他们与病痛做斗争时的感受,指导他们如何用药,疏导他们紧张的情绪,教他们如何倾听音乐及讲座,对于接受教会的,崔神父为他降福,大家一起为他祈福,教他如何在圣像前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