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伊拉克国土是意义深远的地方,因为那是「中东古老文明」与救恩史的滥觞,也是犹太教徒和许多基督徒因迫害和战争而被迫逃亡的土地,今天仍发生同样的情况。
教宗向这些教会的重要人士指出:这些教会的资产上溯到基督信仰初世纪时期,而今天的对话能够重新带给生活在社会与政治局势极为艰困的圣地基督信徒为福音作证的勇气。
教宗这样说:“今天,尤其在受到众多人性与灵性挑战的时代,也需要基督信徒以工作来宣讲天主怜悯的爱。难道每一个领了洗的人不应该做‘生活的福音’吗?”
关于巴西的青年人问题,本台特派员吉索蒂请巴西东北部的北里奥格兰德州莫索罗的主教曼萨纳同我们谈谈:答: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上,最留意这个现象的人无疑是青年人。
纵然失去那皎洁的明月,我们尚且拥有满天烁耀的晨星,当我们曾在温柔的梦乡的流连忘返,黎明却悄然而来,上天赠予我们的是许许多多丰富的意蕴,我们岂能被人生中的挫折所羁绊,被那人生的风雨所蒙蔽双眼,告别旧梦,正视今天
今天我作为基督徒,作为一个神父,写这篇文章时,我也想问天主这个问题:当灾难来临时,我们应该做什么?从前天到今天,好多朋友说,我们一定要祈祷。
任神父在讲道中说:“今天我们大家来到北港,进行清明扫墓,是对去世的先辈的纪念、感恩和为他们祈祷。我们能有今天的信仰离不开他们,是他们把天主的祝福,天主的召叫带给我们,带领我们走向天主。
教宗继续说,今天的礼仪向我们谈论了修复旅途中的一站,即圣母玛利亚对天主圣言的听命和服从。教宗说:救恩既买不到,也卖不掉,只能由恩赐而得,而它是完全免费的。我们不能靠自己得救:救恩是一份礼物,完全免费。
蔡主教指出,今天庆祝耶稣圣心瞻礼,不为敬奉一颗物质的心,关键在感念并体认以血肉来表达的、满被爱情的天主的心情,或者说是天主藉基督耶稣所展现的那份对人无条件的怜悯和渴望。
今天,在这四旬期,我们可以自问:‘我听从上主的声音呢,还是做我想做的事、我喜欢的事?’当天的福音记载另一个心硬的例子,人对天主的声音听而不闻。